关键词
论贺铸词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毛慧萍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贺铸词   女性形象   贺铸  
描述: 贺铸词中的女性,既有歌娃舞女,又有凌波美人以及纯情少女,还有结发亡妻,更兼反映社会问题的征人思妇与怨妇形象。她们共同丰富了贺铸词作的内容,反映了他词作取向的广度与深度。
女子真好——乐府民歌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雪萍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乐府民歌  
描述: 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她们凭借美好的外貌、善良的个性、勤劳朴实的品质、刚毅机智的性格成为后人所推崇的楷模,她们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诸多人物形象中的明珠。
性爱:再生与毁灭
作者: 卢伟萍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爱玛   劳伦斯   康妮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包法利夫人》  
描述: 本文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与《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两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在劳伦斯和福楼拜的笔下,康妮与爱玛可以说都是一个追求理想的性爱生活的女性形象,然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却又走着不同的道路,以至于导致截然相反的结局。康妮在性爱追求中最终获得了再生,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而爱玛在性爱的追求中却走向了毁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体现了她们之间存在着的关于性爱理想的差异性认知。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探究
作者: 董莉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探究   文化背景   抗争  
描述: 林黛玉和简爱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都以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及对命运的抗争而为人们所称颂。虽然她们各自的爱情结局大相径庭,但从精神而言,她们都是胜利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现代性简论
作者: 宋桂珍   张萍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权   颠覆   自审   现代性   女性  
描述: 张爱玲女性文学创作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男权颠覆意识和女性自审意识.她塑造的男性形象多为穷嫖滥赌、淫靡荒唐的纨绔子弟,封建遗少或肢体、精神残障者,构成了当时社会上丑怪男性形象的图谱,从而揭露了男权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男权伦理道德的反动和荒谬.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多为麻木、卑琐、匮乏或焦虑、变态、丑怪的女性,走向女性本体和灵魂的内审,从反面警醒女性只有自尊、自爱、自省,反叛传统,坚守自我人格和女性意识,焕发生命力,才能成为人和女人.
不同的遭际,相同的人生——试析子君、莎菲、陈白露等新女性的悲剧人生
作者: 李萍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堕落   个性解放   回来   女性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家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创造出子君、莎菲、陈白露等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觉醒和抗争,表达了女性们要求个性解放的真切呼声.然而,她们无一例外的悲剧结局,循环重复着"堕落"或者"回来"的生命程式,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新女性个性解放道路的思索.笔者拟从子君、莎菲、陈白露这三位女性的人生悲剧入手,通过分析她们的个性特征和生活背景,总结其共性,从而探索中国现代妇女解放的历程.
陶瓷古代故事画的女性情感
作者: 张小萍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故事画   情感   爱情婚姻   女性  
描述: 纵观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在陶瓷女性人物故事画中,不难发现,女性自身的爱情婚姻往往由他人把握。三宫六院的宫女的婚姻由皇帝主宰,民间女性的婚姻则多由家长注定。无爱的婚姻使女性们的命运大多充满悲凉,她们的情感无处寄托。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为捍卫自主爱情婚姻而奋起抗争的女性中的佼佼者,此类画面寄托着女性积极的民主思想。
抗战文化与妇女运动简论
作者: 崔萍萍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简论   妇女运动   帝国主义侵略   抗战文化   中国人民   日本侵略者  
描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挽救危亡的伟大壮举,广大的妇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以弱胜强,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抗战文化。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抗日战争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
作者: 卫清萍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员   共产主义   革命者   刑场   妇女运动   女战士   中国共产党   向警予  
描述: “同胞们,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向警予!反动派要杀死我,可革命者是杀不完的,革命很快就要胜利了,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女战士在刑场上慷慨激昂的演说,也是她留给人民最后的语言。向警予,1895年生于湖南湘西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原名向俊贤,笔名振宇,土家族。她排行第九,自
革命与女性的自赎——十七年女性文学叙事的话语裂缝
作者: 陶丽萍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叙事   潜叙事   裂缝   复合话语   女性文学  
描述: 十七年女性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存在着既对话又矛盾的复杂关系.出于对"个人生活命运的关心", 女性文本在自觉认同和完成革命叙事的同时,女性被压抑的性别意识与独特的审美体验在一定层面上仍以一种潜叙事方式被建构出来,对革命"正史"与男性话语霸权进行了某种意义上的解构或消解,从而获得了某种超越时代的价值意义.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