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光影叙事中异化的香港女性文学翘楚
作者: 谌黔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光影叙事中异化的香港女性文学翘楚
光影叙事中异化的香港女性文学翘楚―符号学视角下亦舒电影与小说差异的解析
作者: 谌黔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亦舒小说   符号学   亦舒电影   差异  
描述: 运用一般符号学和电影符号学理论解析亦舒电影与小说语言系统的差异,说明亦舒小说语言系统并不适合光影方式的转化。
光影叙事中异化的香港女性文学翘楚―符号学视角下亦舒电影与小说差异的解析
作者: 谌黔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亦舒小说   符号学   亦舒电影   差异  
描述: 运用一般符号学和电影符号学理论解析亦舒电影与小说语言系统的差异,说明亦舒小说语言系统并不适合光影方式的转化。
和谐社会的多元创作———二十一世纪初女性文学创作概说
作者: 吴素萍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一世纪   “她”世纪   女性文学   概说  
描述: 新世纪的女性写作依然保持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九十年代最具特征性的女性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沿袭,但其发展和变异的态势也是明显的。女作家几代人同台写作,新作迭出又不断创新,创作彼此呼应,作品相互辉照,共同构筑了一道和谐社会的创作风景。
身体写作:从追求解放到走向堕落
作者: 胡沛萍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诗人   身体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当代文学   精神解放   女性主义写作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理论界和文学界对“身体”的全面关注与认识是1990年代的事。“身体”能够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与社会上掀起的消费主义潮流有着巨大的关系,更与文学创作中“私人化”的写作潮流紧密相关,尤其是跟一批“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密切相关。每当谈起“身体写作”,人们津津乐道的也仅仅只是这批“开风气之先”的“女性主义”作家,这是时代风气之使然,因为她们赶上了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但是,我们仍然要指出,中国当代的“身体写作”早在1980年代的第三代诗歌那里就开始了,如果非要把“身体写作”与女性作家挂钩(在中国这一概念与“女
新时期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邓玉萍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传统   女性意识   嬗变轨迹   私人写作   关注原初  
描述: 循着新时期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嬗变轨迹,可以概览时代变迁,感受女作家的奋斗追求,感悟女作家的审美情趣,窥测女作家的心灵世界,探寻女作家的创作规律。
呼唤自然母性情怀——论铁凝小说的母性意识
作者: 耿丽萍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母性   母性意识   铁凝  
描述: 女作家铁凝在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母性情怀的强烈呼唤,在当代女性文学中凸显了独特、厚重、深刻的母性意识的特质.即对传统母亲形象的理性审视、对现实母亲的"审丑"意识以及歌颂自然母性的伟力.
呼唤自然母性情怀:论铁凝小说的母性意识
作者: 耿丽萍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母性   母性意识   铁凝  
描述: 女作家铁凝在小说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母性情怀的强烈呼唤,在当代女性文学中凸显出独特、厚重、深刻的母性意识。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概括了铁凝小说的母性意识,即对传统母亲形象的理性审视、对现实母亲的"审丑"意识以及歌颂自然母性的伟力。铁凝小说的母性意识与作家倡导的文学精神相一致。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刘向《列女传》
作者: 邹剑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面对刘向《列女传》这样一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妇女专史,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列女传》的现代阐释问题。文中对《列女传》成书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妇女生存空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继而对《列女传》中涉及到的众多女子形象按照母亲形象群、女儿形象群和妻子形象群三大类进行归类和分析,以说明刘向或者整个社会对各类角色的理想和期待。最后对刘向《列女传》到历代史书《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群的流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讨儒家社会对女性的塑造和规训。
浅析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审美特色
作者: 单萍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审美特色   戏剧形象   音乐形象   蝴蝶夫人  
描述: 普契尼(G·Puccini),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热衷于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人物,他的歌剧理念是展示和再现平凡普通的常态生活。歌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即体现在它所塑造的典型人物上,本文以普契尼作品《蝴蝶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巧巧桑为主要研究形象,主要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演唱者如何根据作曲家的一度创作进行二度创作提出建议,希望有助于普契尼歌剧的爱好者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巧巧桑这个歌剧人物的艺术和审美内涵,有助于演唱者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以及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本文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