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是只荆棘鸟——《荆棘鸟》中祖孙三代三个女性形象的爱情自主意识试析
-
作者:
马伟莲
张莉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自主意识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通过对《荆棘鸟》中菲奥娜,梅吉,朱丝婷祖孙三代三个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女性意识来论证并挖掘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表现形式———女性爱情自主意识,以此说明这种意识是女性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完善的一个新的理念。
-
政坛有口皆碑 商界出类拔萃——记祖籍海南的新加坡杰出女性张齐娥
-
作者:
杜典哲
周莉
来源:
今日海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活动家
“三位一体”
祖籍
连锁集团
新加坡
中华总商会
海南
张齐娥
女性
-
描述:
她是社会活动家、慈善家、妇女运动的中坚分子,在新加坡政坛有口皆碑;她是商界女强人,与夫婿联手创建了国际著名豪华酒店度假村连锁集团,也是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成立88年来唯有的两位女董事之一;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在相夫教子方面成为众多华人女性竞相学习的楷模。这位在政界、商界、家庭三个方面做到“三位一体”,被新加坡媒体评为“杰出女性”的女强人,就是祖籍中国海南,现任悦榕庄集团副总裁的张齐娥女士。
-
一个女恶魔的成长
-
作者:
孙莉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颠覆
女性写作
改写
原型母题
-
描述:
菲·维尔登(1933—)是一位颇受读者欢迎的英国当代女作家,她创作于1983年的小说《女恶魔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身形巨大、笨拙丑陋的女人的复仇故事。这是一部在西方极受欢迎的作品,曾被改编为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剧及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却鲜有人知。本文将在回顾女性文学创作传统,并运用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考察原型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对小说作一种女性原型解读,侧重揭示小说中隐含的几个大的神话原型母题、由女作家所作的改写和颠覆及其在表现作品主题方面的意义。通过详尽的文本阅读和分析,本文旨在说明: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幻想
-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怪诞女主角
-
作者:
郭丽莉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哥特式女性
心理分析
哥特小说
人物形象
-
描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在战后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作家,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伟大的小说家。她的故事看似轻松、幽默,实则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非常规的故事,血腥的暴力,阴郁的宗教,典型的南方场景,还有那一群群性格怪癖,行为乖张的人们赋予奥康纳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和学者。她的作品不多,但是受到世界各地评论家的广泛关注,且引起诸多争议,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怪诞问题。本文重点论述和分析了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的怪诞人物。作者从客观
-
顺从 隐忍 反抗 重新定位——在婚姻离异题材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董莉
尹志刚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总集
《氓》
漫漫征途
文化心理
汉乐府民歌
卫风
人物画廊
中国式离婚
柏舟
男权主义
-
描述:
在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女性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女性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处于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之下。她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重负,在人类的文明缓慢向前发展的漫漫征途上,留下了一个个血的足迹。
-
身份与创造力:解读布来恩·卡斯特的《中国之后》
-
作者:
马丽莉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之后》
东西方文化
布来恩·卡斯特
性别身份
-
描述:
《中国之后》是澳大利亚作家布来恩·卡斯特有关中国的系列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卡斯特运用了后现代的多层叙述、故事重叠法,解构了传统的东方和西方、男性和女性形象。这里,中国人不再是被东方化了的“他者”,而是被赋予新的性别身份,从而成为创造力的源泉,传承和联结两性文化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载体。中国乃至亚洲文化,最终成为一个活生生地产生新的“混杂性”的发源地。
-
浅析《浮躁》中的传统女性美
-
作者:
孙丽莉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平凹
《浮躁》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就贾平凹小说《浮躁》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展开论述,试图通过探究贾平凹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理解贾平凹创作中深蕴的传统女性美。[著者文摘]
-
顺从 隐忍 反抗 重新定位
-
作者:
董莉
尹志刚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主人公
重新定位
中国妇女
中国古代文学
题材
丈夫
婚姻离异
婚姻破裂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女性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女性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处于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之下。她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重负,在人类的文明缓慢向前发展的漫漫征途上,留下了一个个血的足迹。
-
《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称谓语
-
作者:
张莉萍
来源: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宗法制度
称谓语
姓名
女性
-
描述:
《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那些鲜活的女性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对应地出现了一些女性人物的称谓语,从中可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著者文摘]
-
《聊斋志异》中男性形象群体研究
-
作者:
刘莉萍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聊斋志异
共性与个性
群体研究
-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人数众多,成员复杂,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较之女性形象更具有深刻性、典型性。本文分为六个章节,从《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与蒲松龄的爱憎观、值得赞美称颂的男性形象、应被讽刺批判的男性形象、令人同情怜悯的男性形象和褒贬态度难定的男性形象、男性形象的的文学价值等几个方面对男性形象群体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总结了男性形象的创作来源、蒲松龄对男性形象的爱憎观与表达方式、男性形象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价值。特别是结合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褒贬态度,对《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了分类总结剖析,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