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食、祈祷和恋爱》的人物形象刻画
作者: 吴珊珊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祈祷和恋爱》   人物形象   女性   《美食  
描述: 影片《美食、祈祷和恋爱》于2010年在美国公映,该片由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同名畅销回忆录改编,由瑞恩·墨菲编剧和导演,布拉德·皮特担任制片人,朱莉亚·罗伯茨、哈维尔·巴登担纲主演。这部电影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了主人公利兹(Liz)为期一年的环球之旅,片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的形象刻画相当成功,因此本文将从女性自我意识角度对作品中的几位女性角色进行分析和探讨。
近十年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意识研究 (2004-2014)
作者: 邓珊珊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男性导演   女性意识   商业化  
描述: 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是近十年电影创作者们比较偏爱的电影题材。女性电影发展至2004年以后,“女性电影”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新时期(1979年以后)初期以“女性”为题材的电影”,不管是女性创作者也好,或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均是去“性别化”“政治化”倾向明显的,但是关于“女性”的电影文本发展至2004年以后,已经有了成熟的叙事模式和常用的镜头化语言。在这时期,男性创作者或是女性创作者对于“女性意识”都有了不同的表达。男性导演镜头下的“女性”逃脱不了被观看的位置,是男性视角下的“情色奇观”。虽然男性导演有意的
浅析女性形象在女艺术家绘画作品中的多样性
作者: 侯珊珊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视觉   独特   创造   性别角色  
描述: 从古至今,伟大的艺术作品中少不了女性形象的出现。每位女性艺术家都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传达出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
浅谈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
作者: 邓珊珊   谢芸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女性视角   约翰·斯坦贝克  
描述: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叙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故事,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中部各州的农民由于破产等各种原因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们试图向西迁移,到加利福利亚州寻找出路,小说则以乔德一家为叙述的主体,着重描写了乔德妈和罗撒香这样两个伟大的女性角色。在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这部小说通过对女性作用的强调表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主要就女性视角下的《愤怒的葡萄》这一主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是小说《愤怒的葡萄》的主要内容;二是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三是《愤怒的葡萄》
《纯真年代》中梅与埃伦之对比研究
作者: 李珊珊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纯真年代》   人物形象  
描述: 伊迪丝·华顿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19世纪纽约上流社会为时代大背景,真实地记述了女性所处的困境与悲惨命运。在代表作《纯真年代》中,华顿细腻地刻画了梅与埃伦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在当时强大的父权制度的禁锢和束缚之下,女性无论选择屈从或是有意识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将二人的衣着外貌、内心世界以及婚姻观这三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发现贯穿文本始终的女性意识。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统计调查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位珊   来源: 鲁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育价值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   女性形象  
描述: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别角色认识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教育就成为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作为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特性的语文学科,更会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为例,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在五本必修教材中,女性角色所占比例远少于男性,而且女性的社会角色较为单一,职业女性数量较少。教材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此期间,我们希望能用更为科学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女性
悲剧、反抗与团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丽莎和凯西母女的命运
作者: 程乾珊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悲剧   团圆  
描述: 作为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中的两个重要的女性形象,伊丽莎和凯西在小说中的悲剧命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以及她们最终的大团圆结局也是对于受压迫的奴隶们的一种很好的鼓励。本文分别从伊丽莎和凯西的悲剧命运着手,分析了她们对此做出的反抗。事实证明,她们最后的团聚是她们反抗精神的最好的回报。
让妇女乘上发展的“高速列车”——专访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
作者: 叶珊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发展现状   蒙盖拉   妇女工作  
描述: “1984年,我作为坦桑尼亚妇女组织的代表首次到访中国。那时候,你们的国家没有高速的子弹头列车;而今,高铁早已纵横穿越整个中国。过去20年中国的发展正像是—辆疾驶的列车,如果没有发展,妇女事业就会落后。这一次,我希望每一位妇女都乘上高速发展的列车,参与中非之间的友好往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近期访华,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年近七旬的蒙盖拉夫人神采奕奕,她希望发挥一位长者的优势,启发和激励更多年轻人把握机会,积极参与支持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事业的发展。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主体间性及“复合间性”构建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本间性   复合间性   主体间性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文学具有主体间性之内在属性。任何一种女性文学都潜藏着自我的意图与内涵,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叙述者的主体性或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应是女性文学中守护意识、图景(隐含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且,此种主体性经过修正并剔除了霸权,因而是一种主体间性。作品中隐含作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体性的无主体性状态,因此,女性隐含作者在女性文学中与女性人物、男性人物之间展开对话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现代女性文学引入主体间性的交融视域,将有利于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冲决一系自我囿限的二元对立藩篱。为今后更进一步比较研究
论20世纪末以来韩国电影的女性意识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化   韩国电影   矛盾化   女性意识   男性化  
描述: 20世纪末韩国社会经历了经济危机和女权运动的社会变革,传统家长制体系有所动摇,男女性别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动的社会背景下,20世纪末以来韩国电影通过典型女性人物的展现,反映出新的女性意识:矛盾化的女性意识、男性化的女性意识和资本化的女性意识,考察韩国女性意识的变化特点为重新理解与认识一直以来被歪曲的女性意识提供了契机,并且为当今韩国电影女性意识的主题变化提供了重新思考的踏板。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