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四”女性文学中的性爱意识
-
作者:
李玲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五四
性爱意识
-
描述:
女性性爱意识的现代觉醒是"五四"女性主体性觉醒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向父母争取性爱权利,到审视男性世界、辨析性爱标准;从坚守禁欲的爱情观,到建立灵肉相统一的性爱观念,"五四"女性文学在发展中逐渐培养出健全的女性性爱意识.
-
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题材与《红楼梦》的影响
-
作者:
吴艳玲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后期
《红楼梦》
题材
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与《红楼梦》丰富的文本内容有莫大关联,清后期成为女性文学史上小说、戏曲和诗词创作的丰收期。受到《红楼梦》创作原则的影响,顾春等女性小说家把艺术创造的镜头对准了自己身边的世界,“按照生活现实的本来样子和内容来描写”;吴兰徵等清后期女性戏曲家已把艺术描写的重心更多地转入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在《红楼梦》诗性文本及其带有浓厚女性意识诗词的影响之下,清后期女性诗词在题材开掘上也取得了诸多进展。
-
关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思考
-
作者:
黄清玲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思考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在文坛上已牢固地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并在短期内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批评都渐归于平淡。繁荣后为什么会停滞不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对男权文化的挑战,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确立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深思。
-
消费时代的两岸女性写作——大陆与台湾当代女性文学比较
-
作者:
王玲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官
同性恋
消费
个人化写作
另类
-
描述:
20世纪末大众文学的勃兴,大陆和台湾的女性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与此前的女性文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商业化的市场导向使这一阶段的两岸女性写作呈现多元性、另类性.卸去了沉重的历史记忆,她们描摹都市物质女郎的生存经验,书写同性恋等另类题材,与市场共舞,取得了不凡的创作成绩.
-
易性体验与两性平等——致舒芜老师
-
作者:
李玲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性体验
两性平等
男性主体
男性中心意识
批判
性别批评
女性文学
男性世界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你们让我更自信地觉得性别批评不是"娘儿们"既无关紧要也拿不到台面上的呓语,它确实是关乎生命合理性、关乎文化合法性这样的大事。
-
主体间性与中国现代男性立场
-
作者:
李玲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
论《傲慢与偏见》女性主体意识与叙事技巧
-
作者:
马红玲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写作立场
反讽
-
描述: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传统文学之于女性的歧视、偏见乃至非人化描写,运用独出机杼的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策略,高扬了在文学中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权,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精彩的人物对话和反讽手法的运用,更使她创作的艺术世界趣味横生、变幻多姿,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
施蛰存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研究
-
作者:
随金玲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贞节
传统
妖魔
违规
尤物
-
描述:
以往对于施蛰存的研究多集中于从流派和历史的角度,运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来进行分析论证。这些研究成果在施蛰存笔下人物形象系列的整理归纳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数量不多,且大都限于对男性人物形象的研究,只有很少的篇目涉及了施蛰存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其实施蛰存的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数量众多,类型广泛,笔者认为研究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系列有着特殊的意义。笔者希望将这一研究视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和途径,揭示出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形象的种种想象,以及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传达出的对父权制度的不
-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Winesburg, Ohio---Illusionary Sex Equality and Unchanged Female Marginality
-
作者:
林美玲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雌雄同体
边缘状态
女性
-
描述:
《小镇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出版于1919年,在美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一直以来,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它的现代性特征来探讨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技巧。而本论文是从女性形象这一独特的切入点来阐释这部作品,当中采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剖析作者对女性的态度。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从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潮中发展出来的。从十八世纪的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为两性平等教育辩护开始,两百多年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常常是妇女运动的理论源泉,对妇女命运的改变产生了根本性的
-
荆棘丛中的超越
-
作者:
任小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主义
颠覆传统
酒神精神
宗教情结
-
描述:
虹影作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素来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她的创作理应受到国内文坛的重视。 虹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其对梦想的执着和对现实的不妥协姿态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温良恭俭让”的中庸基调,张扬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同时小说中的女性心理历程折射着中国历史转型期流浪与回归的变奏曲,反映了世纪末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早期生活形成了虹影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她在小说世界里延续着“海的女儿”的追梦之旅,颠覆传统的同时积极建构,以精英的叙事立场固守一种唯美的理想主义。她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