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华服背后的困境和生命突围:以《甄嬛传》为例的后宫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孙玮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宫廷剧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女性  
描述: 时下的电视荧幕及网络上,女性后宫剧作为一种热门的剧目类型,以一类特殊群体——后宫妃嫔及宫女的情感、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受到了广大收视观众的欢迎。早前的后宫剧以正史为主,其中的女性形象更多的偏重于母性光辉的描绘,2004年《金枝欲孽》上映后,后宫剧进入到一个以女性视角制作的新颖视角范围;2010年后宫剧的发展进入井喷之势,大量剧目搬上银屏,后宫剧因其通俗易懂,戏剧矛盾张力突出等原因,吸引了大量各阶层的注意,在大众文化领域开启“全民后宫”的势潮。2012年《甄嬛传》上映,这部新时期的后宫题材宫廷剧在各地卫视盘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夏玮璐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时期   女性形象   研究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的优秀影片。而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她们令人感慨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中国的电影文化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这时期创作出来的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在男权文化当道的今天,我们可以看见的女性形象,无论是贤妻良母的传统女性,还是激情似火的新女性等等,往往都是按照男人的评判标准来刻画描写的。本文首先通过对新时期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类型分析,一方面通过女性形象塑造着眼于女性的发展进步,另一
《申报》(1919-1949)中的“女子体育”研究
作者: 冯维玮   来源: 成都体育学院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念   《申报》   女子体育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中国近代以来,女子体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申报》中的女子体育报道从新闻、广告和评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有关近代女子体育的研究,发现《申报》中所报道的女子体育是当时现实社会女子体育的一个缩影。女子体育观念逐渐转变;女子形象发生了变化;女子参与体育的范围扩大,项目由少到多,逐渐丰富起来。《申报》作为当时的主流媒体为我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论《细雪》中的“永恒的女性”形象
作者: 樊玮娜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对于《细雪》这部作品的评价,和谷崎润一郎的其他作品一样,毁誉褒贬不一。永井荷风、日夏耿之介、加藤周一等纷纷给与了高度评价,但山本健吉、福田恒存等众多作家对于该作品的“平凡的通俗性”持批判性态度。在相关的先行研究中,伊藤整曾经提出的三个视点“①人际关系②华美的生活③永恒的女性雪子”对于本文的立论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本文将从伊藤整提出的“永恒的女性”这一视角出发,首先介绍了作品的创作情况。关东大地震之后移居关西后的谷崎,在关西文化中发现了日本的古典美,以妻子松子夫人及其姐妹为原型,历时八年创作出了这部长篇巨作《
父权制下“他者”的反抗: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战争小说研究
作者: 马宏玮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父权制框架   战争   女性主义  
描述: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是英国当代女性畅销小说家,她对希腊文明热爱至极,非常关注发生在希腊及周边国家的战争,意识到战争带给普通家庭的伤害,故她的大部分作品都致力于描述战争背景下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的命运。本文运用父权制的相关理论,对希斯洛普的三部长篇战争小说进行文本细读,通过分析作者笔下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及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他者",试图明晰作者在作品中构建出的父权制框架,并解读作者为瓦解这一框架提出的策略。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作者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个人创作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其作品
大庭美奈子的小说世界——以大庭美奈子前期小说为中心
作者: 周晗玮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国   大庭美奈子   他者   女性  
描述: 战后的5、60年代,老作家回归文坛,与此同时新一代作家也加入到文坛当中。在这当中,女性作家的活跃尤其引人注目。她们的创作涉及范围更广,创作主题和手法更加多样化,形成了日本女性文学的第三次兴盛期。大庭美奈子便是这些女作家中的一位代表。她自幼向往文学,坚持阅读和创作。但直到1968年,当时已经38岁的大庭才凭借短篇小说《三只蟹》,获得59届芥川奖,一举成名,正式进入文坛。 大庭幼时因家庭原因,辗转于各地,在婚后又立刻随丈夫赴美,在美国阿拉斯加旅居了11年。长期的漂泊生活给了大庭自由而奔放的性格,尤其是在阿拉斯
“你叫谁婊子”?说唱音乐歌词中的厌女主题:2002-2012
作者: 孟玮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1世纪   厌女症   说唱音乐   流行文化  
描述: 作为美国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唱音乐(也被称作嘻哈音乐)深受广大美国年轻人的欢迎,每年的Billboard年度热门歌曲中很大一部分是说唱。作为非裔美国人文化的一部分,说唱音乐从诞生之日起便传载着多种信息。它可以作为政治武器批判政府、呼吁社会平等,也可以作为纯娱乐休闲工具供年轻人消费。说唱音乐给予了很多非裔美国人寻求成功的机会,但也给很多负面信息提供了文化平台。女性形象在文化现象中的体现一直是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说唱歌曲中的女性形象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然而,这些女性形象往往是负面的,女性经常被当成单纯
20世纪英国女性家庭地位的主要矛盾
作者: 刘玮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运动   角色冲突   英国女性   家庭地位  
描述: 自妇女解放运动开展之初,妇女的家庭地位问题一直为广大女性主义者所关注。多年来,诸多学者和专家就该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过探讨,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做出了多种建议。 本文在总结前人探讨的结果之上,主要针对20世纪英国女性家庭地位的演变和主要矛盾展开研究,并通过对这些矛盾的分析,洞察英国女性主义运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社会心理根源。对未来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对相关文献资料数据的分析,以20世纪英国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为序,分阶段探讨妇女的家庭地位矛盾之处。本文回顾了
再现的「番」母系:王家祥小说中的原住民形象研究
作者: 吴玮婷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家祥   再现   实验民族志   平埔意识   後人类   原住民形象   番母系  
描述: 王家祥於書寫中展現的「番」母系認同,與臺灣平埔族的「發現」息息相關,由於重新對歷史的認識與爬梳,臺灣社會從血緣上,發現臺灣人身上的原住民血統,衝擊了以往臺灣社會的「原住民」與「漢人」概念,劇烈影響當代臺灣族群想像與認同。王家祥以「原住民文化」召喚讀者想像,其實是在建構王家祥「荒野」的烏托邦,他從歷史中救亡文化,以教育讀者,臺灣人的祖先如何與土地或自然共處,冀望臺灣人能延續老祖宗的智慧,發展出荒野中的文明。為了與實現「荒野」價值的理想接軌,王家祥在小說中以「番母系」書寫呈現臺灣主體。首先,以平埔書寫,從混雜
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陆怡玮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纳吉布·马哈福兹《三部曲》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