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 条
-
女性哥特视野下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中的女主人公——以简·爱和麦琪·塔里夫为例
-
作者:
王佳
王晓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哥特
女性意识
反抗父权制
-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迅速发展,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简·爱》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典型的女性哥特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和麦琪·塔里夫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打破常规勇敢自由地追求理想的生活,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渴望成为的新女性典范。在女性哥特这一视角下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及广大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抗争以及女性作家在反抗过程中的矛盾意识。
-
女性哥特视野下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中的女主人公
-
作者:
王佳
王晓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迅速发展,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简·爱》和《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典型的女性哥特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和麦琪·塔里夫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打破常规勇敢自由地追求理想的生活,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渴望成为的新女性典范。在女性哥特这一视角下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女性作家及广大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抗争以及女性作家在反抗过程中的矛盾意识。
-
呼唤“男性文学”研究:与“女性文学”互补的“男性文学”论
-
作者:
王卫东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学
呈现
压抑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遮蔽
-
描述:
"女性文学"为人类了解自身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推进了人类的自我认知和发展,"男性文学"与"女性文学"相对应,是一种互补关系。"男性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文学,从文学作品出发,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层面是研究作为性别的男性女性之异同,第二个层面是研究作为个体的男女之异同。共同推进文学研究,也共同推进性别研究,共同推进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理解和发展。
-
新世纪女性文学的缺憾和发展趋向
-
作者:
王亦范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女性文学
缺憾
发展趋向
-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的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与美学特征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如何在新的文学环境中把握当前女性文学的走向和特征,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新世纪女性文学的缺憾和发展趋向进行深入的分析。
-
美国左翼女性文学与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
作者:
王予霞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共领导
左翼女性文学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
描述: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伊始,美共领导的左翼女性文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影响也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产生于两次女权主义浪潮间的低谷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作用;其次,它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坚持在性别、族裔和阶级三重关系中探索妇女问题,为新浪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它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权主义作家,不仅传承了女权主义思想,也为新浪潮储备了人才.
-
在中国女性文学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
作者:
王茂元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学史
陈骏涛
细致周到
文艺理论家
中国女性文学
学报类期刊
上海大学文学院
女性文学研究
大学报
楚辞学
-
描述: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朋友们、同志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职大学报》编委会,热烈祝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热烈祝贺中国女性文学第12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同时,也请允许我代表《职大学报》编委会,对承办本届会议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和上海大学文学院表示感谢!特别是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为筹备本届会议所作的大量的细致周到的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谢意!
-
美国左翼女性文学与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
作者:
王予霞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美国左翼女性文学与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
美到家:成就每一个宠爱自己的女人
-
作者:
王立新
来源:
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用户
实体店
线下
化妆品品牌
过美
女性学
人能
家相
成本限制
互联网出版
-
描述:
曾莞晴曾在自己的创业告白书中表述自己的创业初衷:“成就每一个宠爱自己的女人,把每一个女人当作明星一样的宠爱。把每一个明星能享受到的专业美妆、造型服务,以亲民的价格,通过简单的操作,带给每一个对生活怀有美好信念的女人,带给每一个希望遇见最美好自己的女人。”连接美丽工匠与爱美女性学艺术专业、做过互联网出版、开过美妆实体店的80后女性创业者曾莞晴希望通过“美到家”将美丽工匠与爱美丽的女性用户连接起来。对爱美的女性用户而言,美到家不仅降低了她们
-
关于死亡的女性书写——《生死场》与《生死十日谈》比较研究
-
作者:
王艳丽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惠芬
《生死场》
死亡
萧红
《生死十日谈》
-
描述:
萧红的《生死场》与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是相隔近百年东北女作家表现东北乡村生死主题的两部小说。两部小说的异同展现出东北农村近百年所经历的社会历史变革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境遇和精神世界的变化;而在文本中体现出的女作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对人类的悲悯情怀却是不变的。这两部小说展现的历史画卷和作家的情怀也纠正了人们对女性文学的刻板认识。
-
从“三恋”分析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娟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三恋”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王安忆作品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