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绽放在绳索般的道路上:再论陈染及其创作
作者: 王婷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锋特性   文学创作   陈染  
描述: 陈染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就像她自己所言,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主流作家。自八十年代末登上文坛以来,陈染始终坚持在主流文学之外的道路上踽踽独行,始终坚持以高度自觉的性别意识将创作的笔触深入到女性的心灵腹地,表现被历史和社会遮蔽已久的女性的生命经验,表达女性视角下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与洞察,探讨人类的生存困境。陈染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她极端个人化的女性书写,大胆的身体话语以及深刻的性别意识,都带动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使她的创作像一面旗帜,宣告中国女性文学进入到新
文化批评视域下的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研究
作者: 王珏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性别问题   身份构建   美国南方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拟对现代美国南方女性文学起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及介绍,尤其是对20世纪南方女性作家及作品进行重新评价和再解读。重点围绕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三位作家的作品展开论述。她们的作品与思想在不同侧面反映了南方文艺复兴之后传统南方家庭模式的延续和改变,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南方女性作家的写作,善于从女性主体意识出发,以女性自身的经历为素材,描写女性生活,抒发女性情感,具有独特的女性风采。而性别、身份作为其作品中不可忽略的核心问题和讨论焦点,也是当今文学批评
简·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之比较
作者: 王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女性观   简·奥斯丁  
描述: 张爱玲与奥斯丁是东西方文学史上各具特色的女作家,二人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女性书写经验,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身为女性作家,两人在发现并把握女性心理世界、生存状态、生活背景和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各自表达出对普遍永恒的人生悲喜剧的思考。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奥斯丁与张爱玲女性观统照下的女性婚恋观、女性地位、女性意识之异同进行论述,从中体现出两位作家对女性理解包涵的人性关怀。第一章比较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的异同。第一节首先简述奥斯丁与张爱玲婚恋观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第二节在此基础上比较得出二人婚
女权主义视角下比较分析《理智与情感》与《简·爱》的主人公
作者: 王佰燕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女权主义   爱情   婚姻   平等  
描述: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简·奥斯汀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著名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家之一,她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简·奥斯汀一直将目光投射在青春、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等女性所关心的问题上,她的一生虽然只完成了六部小说,但许多人认为,她在英国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有着同样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而《理智与情感》则是其中较为经典的一部。关于世界经典女性文学作品《理智与情感》的研究可谓不胜枚举。中外学者分别从奥斯汀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对理智和情感的态度,对女权主义在小
清代徽州才媛诗人研究
作者: 王燕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才媛诗人   徽州  
描述: 本课题以“清代徽州才媛诗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她们的著录情况,试图把握徽州才媛诗人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还原清代才媛诗人的历史情状,探究她们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对徽州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徽州文学的积极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绪论主要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说明研究方法、论文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论文以时间为纬,以徽州才媛诗人生年先后为序,分为清前期、清中叶、晚清三章,另有年代不详者单立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清前期(顺治—康熙)24位
上海沦陷区的女性言说:论苏青作品中知识女性生存主题
作者: 王栎雯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生存困境   知识女性   上海沦陷区  
描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权在上海沦陷区实行严酷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导致上海经济衰退、物价飞涨,市民苦不堪言。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过“五·四”洗礼,拥有自由平等思想的知识女性该如何生存?她们在谋求生存时会遭遇何种困境?这是本论文所要解答的问题。作为上海沦陷区红极一时的女性作家,苏青率先将视线投向了上海沦陷区的知识女性,通过描写知识女性日常的生活,勾勒其生存状况。因此,笔者选取苏青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作品主题进行分析、阐释,继而全面、真实地展现上海沦陷区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本论文分为绪言、正
萧红小说修辞话语研究
作者: 王翠翠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修辞理解   修辞建构   修辞手段   萧红小说   修辞效果  
描述: 萧红是东北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关于萧红文学作品的研究,最早是从文学角度进行的,大多学者将其作品定位于“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等等。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修辞研究的还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零星的研究,还未见系统详细的论述。本文着眼于萧红小说修辞语言,力图从修辞话语构建、修辞话语理解以及修辞手段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解构和分析。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萧红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关于萧红及其著作的文学评论、传记、评传,以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论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的主题转向
作者: 王僖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女性小说   新都市精神   底层叙事   女性历史书写  
描述: 从2000年算起,新世纪已经悄然走过了10个年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片喧嚣中,中国女性文学迎来了创作的高峰和女性意识的极端张扬。随着新世纪曙光的不断辉耀,越来越多的女性文学创作者涌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这类文学的主题意涵和表现深度。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与之共同加速的新的生活频速,同样使得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反映新历史境遇的女性小说创作告别了上世纪末的狂欢呓语,开始了对两性关系的全新构想和理性建构。本文便站在当代立场上,捕捉当下时代情绪,考察新世纪前十年的女性小说创作,探寻女性小说在新世
论《紫颜色》对菲洛美拉神话的妇女主义重写
作者: 王远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紫颜色》   菲洛美拉神话   重写  
描述: 艾丽丝.沃克发表于1982年的长篇小说《紫颜色》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传统中的一朵奇葩,曾两度轰动美国文坛。第一次是在小说发表的次年,它一举同时获得美国文学界最主要的三项大奖,即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另一次是在198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由此,小说的影响力可略见一斑。《紫颜色》作为一部经典作品,自发表以来不断的被重新阅读、审视。研究这部作品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分别有评论从历史小说或心理分析范例的角度分析《紫颜色》的主题;或者把小说置放于童话和爱情故事的范
女性“自我”的觉醒:张洁、王安忆小说比较轮
作者: 王淑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共性与个性   张洁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女性是受到歧视的性别。于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使女性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在男性文化的强大规范与说教下,女性精神逐渐萎缩,最终成为完全依赖男性的附属品。“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现代女性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在男权文化强大的压力下,女性解放的道路仍然曲折。 作为新时期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张洁、王安忆的女性创作始终关注着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存境遇,探讨着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事业、
< 1 2 3 ... 85 86 87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