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琵琶曲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慧慧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琵琶曲   形象塑造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琵琶艺术的发展史是一幅多姿多彩,与时俱进的漫漫长卷,历代作曲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创作出不同音乐风格的琵琶作品,琵琶作品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中涌现出大量的以女性为题材来进行创作。如传文曲《昭君出塞》讲述了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传达出昭君出塞时的激昂悲愤之情和离别故土的哀怨悲痛之情;近现代乐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通过对琵琶女往昔的浮华与当下凄惨境遇的形象对比,联想到白居易作者自身的怀才不遇,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之情;琵琶协奏曲《花木兰》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塑
从坂口安吾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窥探其堕落意识
作者: 王艳馨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坂口安吾   堕落意识   艺术表现   女性形象  
描述: 坂口安吾是二战后“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战后著名评论《堕落论》给处于混乱期的日本国民以巨大的冲击。其后所发表的多部小说作品《白痴女》、《盛开的樱花林下》、《夜长姬与耳男》等等在读者中也引起了热烈地反响,同时更加坚实地奠定了坂口安吾在战后日本文坛的地位。堕落意识是贯穿于坂口安吾文学创作的重要思想之一。目前针对坂口安吾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绝对孤独的文学理念上。因此,本文旨在以《白痴女》、《盛开的樱花林下》、《夜长姬与耳男》等三部作品为中心,通过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坂口安吾作品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
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萌萌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赵树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美国《读者文摘》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 王潇曼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美国《读者文摘》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克里姆特壁画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爱华   来源: 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克里姆特壁画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开启现实与虚构的想象之门——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晓晨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开启现实与虚构的想象之门——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女侠片:一次亚类型阐释
作者: 王亚珂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武侠片   女侠片   亚类型   女性形象  
描述: 女侠片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且绵延不绝的发展至今。它在遵循武侠片既定类型程式时,因为性别差异而打破固有惯例,丰富和改写主题意义以及类型模式的演变生成,区别于以男性为主的武侠片,从而成为武侠片中的一个亚类型。以性别差异而成为一种亚类型的女侠片,它的类型元素以及由此而来的类型意义,都是依据主人公的女性身份而来。与男侠片中基本以正面形象塑造男主人公所不同,女侠片中女主人公的塑造往往以颠覆性别秩序的高低程度而分为女侠、妖女、以及包含两者的混合体。在一个不属于女性话语的武林江湖中,作为闯入者的女性要怎
高句丽女性研究
作者: 王欣媛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   高句丽   女性  
描述: 在人类发展史中,女性作为人类繁衍的核心纽带,是历史活动中的鲜活角色。论文选取高句丽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现有文献及考古资料,对婚姻、家庭、社会中的女性活动加以研究,并解读其生活习俗。对高句丽女性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句丽历史,完善东北民族史,乃至丰富中国女性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依据行文顺序,将各部分的内容概括阐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全面梳理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并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论文进行的可行性,创新点,总结研究方法并归纳不足之处。第二部分
格洛丽亚·内勒的《戴妈妈》中的黑人男性气质研究
作者: 王元元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男性气质   《戴妈妈》   格洛丽亚·内勒   男性气质  
描述: 格洛丽亚·内勒是非裔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第一部小说《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获得了1983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使她成为继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等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之后的一名新秀。自此她又出版了五部小说。《戴妈妈》是她的第三本小说。该小说以纽约和柳树泉这一孤立的黑人社区为背景,通过多角度叙事的手法探讨并质疑“现实”这一概念,同时赞颂浪漫但又问题重重的爱情。与日益繁荣的女性主义研究相比,男性气质的研究在中国相对甚少,这使得性别研究更像是女性研究的同义词。鉴于这种情形,作者试图
性工作者去污名的社会过程探究 ── 台湾日日春的另类社会运动个案研究
作者: 王芳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性交易   行动研究   性污名   性工作者  
描述: 本文采取法国社会学学者图海纳提出的行动社会学,以“社会学式介入”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从勒温、阿吉里斯、舍恩和夏林清等学者发展的“行动研究”,针对日日春协会推动争取“性/劳动权”,此一“另类社会运动”的独特案例,以其组织方法及其社会作用的“社会过程”进行反映性探究。此一运动立基于台湾独特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发展脉络,而有此一独特罕见的运动形式。 笔者因曾十年全职投入参与日日春运动,得以“圈内人”的身分掌握运动过程各种复杂力量辩证而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并以行动者同时是研究者的视角,企图将十年实践经验沈淀,梳理其社会
< 1 2 3 ... 7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