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 条
-
重读《简·爱》
-
作者:
王文惠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神秘恐怖
恶棍英雄
女性哥特小说
-
描述: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哥特文学的经典代表,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被看成一部灰姑娘式的浪漫爱情小说.文章从当代女权批评关于女性哥特文学的理论立场出发,借助福科的权利话语理论,对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重读.文章通过对小说中恐怖神秘的氛围描写、人物塑造的哥特式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小说<简·爱>在讲述一个传统爱情故事的外表下,揭示了女性本能而不妥协地要求反抗男性社会权利话语并挣脱男权控制,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
“符号”的悲哀——九丹的《女人床》解读
-
作者:
王玉琴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罪说
男权文化
池莉
九丹
王安忆
男权中心
女性话语
勒斯
文学殿堂
林白
-
描述:
当今多元开放的文化态势破除了思想桎梏与文化闭锁,使得很多女性作家特立独行的写作获得了广泛认同。这些女作家们挑战男权中心文化,反叛“菲勒斯”,通过女性独特的心理、文化视角和女性独特的艺术感触,解构男权文化,构建女性话语体系与女性文学殿堂。
-
从儿童文学视角看《城南旧事》
-
作者:
王震亚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林海音
童年往事
城南旧事
童心未泯
台湾著名作家
文学视角
厚厚敦敦
儿童文学作品
令人心酸
-
描述:
林海音(1918-2001)是台湾著名作家。她的小说,在海峡两岸通常被划入怀乡文学、女性文学的范畴。但她同时又是一位爱心深重、童心未泯的作家,经常追忆童年往事,并热心地为儿童编刊物,写童话。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无疑是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书,对她曾经生活过二十五年的老北
-
“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晓玲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
革命历史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几年来,军事题材的影片、电视剧陡然增加起来,革命历史小说的改编也融入了这一浪潮之中。除去一些外部的机缘外,我们也应该承认这些改编的可能性与文本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革命历史小说并未因时间的逝去而失去它的当代意义。本文选取女性形象这一切入点来分析“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主体分为四部分,以现代革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基点,重点分析了“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两性关系中作为个体的女性,在革命战争中归入集体的女性以及其中的特殊类别——知识女性的分析,来展现这一时期女性形
-
反抗命运的交响曲: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玉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荆棘鸟
父权制天主教
女性命运
伙伴情谊
-
描述: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家世小说《荆棘鸟》,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它以爱情和命运为主题,在澳大利亚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展现了克里利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遭际。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述她们为了追求美好爱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勇敢地和传统女性命运抗争的精神;展现了在特定的时代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成长的心灵历程,并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对她们不幸命运的根源作出分析。论文引言部分对《荆棘鸟》及其作者作了简要介绍,阐述论文选题依据、思路和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荆棘鸟》
-
父权制的囚徒——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林英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神
可怕美人
性奴隶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叶芝的文学成就、国内外对叶芝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叶芝是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20世纪诗坛的领军人物,爱尔兰阿贝剧院的创始人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常年在诗歌领域进行创作和创新,在诸如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有傅浩对叶芝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研究,也有何宁对叶芝现代主义的研究;国外对叶芝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包括对其面具理论的研究、象征主义的研究、政治诗歌的研究、浪漫主义的研究以及神秘主
-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圣芬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朝圣者
牺牲品
劳伦斯小说
女性主义视角
知识分子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劳伦斯小说的文本进行分析,使用的主要术语有“性别政治”,“父权制”和“他者”。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和凯特.米莉特的《性政治》是本文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作品。女性主义的一般观点是: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男性主宰的社会,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遭受男性的压制。因此有了“父权制”这一术语。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政治在这个由男女两性构成的社会中已经成了习惯规则和历史问题。女人可能在生理上处于弱者的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也处于弱势。所以说英语单词sex和gender是两个有着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
-
作者:
王海辉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中尉的女人》
莎拉
后现代主义
-
描述: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法国中尉的女人》在他的创作中举足轻重。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论述。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状况,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研究的不少,但从女性形象切入探讨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色的却不多。本文拟以此为契机,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关照。正文分三章。第一章尝试将《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同名主人公放到维多利亚女性长廊之中,通过与维多利亚其他小说所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的对比,凸显出莎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追求绝
-
美国男性在婚姻与家庭中角色的变化
-
作者:
王方霞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角色变化
婚姻与家庭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
描述:
欧茨在当代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堪称一个较为奇特的现象。首先,她有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评论家、编辑和大学教授等多重身份,并且以多产闻名,自五十年代末起至今的五十年间共创作各类体裁的作品一百多部。同时,她以独特的社会观和鲜明的艺术观成为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尤其是她对美国社会潜在的暴力倾向的无情剖析和在艺术形式上独具一格的探索创新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发了评论界毁誉参半的评价。对欧茨的作品颇有微词的评论家无非是指责她两点:一是说她的作品连篇累牍的都是描写暴力。女权主义批评者则指责她的作品缺乏女权主义
-
男性世界中的女性: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晓薇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赫索格》
外国文学
女权主义
-
描述:
本文对索尔·贝娄小说《赫索格》的女性主义进行了研究,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分析了《赫索格》中的六位女性人物。文章认为,赫索格的母亲,黛西,菲比,园子四位女性,或者被剥夺了争取经济独立的权利,或者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自由,因而不可避免地成为男权社会的弱者和牺牲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玛德琳和雷蒙娜。作为新女性的代表,她们执著的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具有战斗性的玛德琳渴望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成熟独立的雷蒙娜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展现了完美的女性形象。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