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职业女性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基于郑州、荆州两城市的实证调查
-
作者:
王颖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
描述:
我们今天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应对信息社会带给人类的挑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我国也于1997年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但是由于时间短、成果少,目前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大部分集中于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同样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年人关注较少。本研究以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女性学、传播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论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
-
蒙元后妃生活考
-
作者:
王鹏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
蒙元
后妃
-
描述:
蒙元时期是蒙古族内部和其他民族的整合、融合和空间扩展时期,蒙古政权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都发生了转变。在这种背景下,蒙元后妃的生活也折射出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时代特色。本文从历史学的研究角度,借鉴社会学、女性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蒙元后妃的生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以期展现蒙元后妃真实的生活画卷,进而对在传统和变革摩擦中的蒙元社会给予较为真实的再现和补充,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蒙元后妃的研究做了简单的学术回顾,阐述了撰写本文使用的基本史料、原则和方法,并对蒙元后妃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定义
-
来自女性学课堂的声音:一个质的研究方法情境侧记
-
作者:
于守艳
王晶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当女性学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力图参与到教育的主流,发挥性别视角在教育中的影响作用时,其批判与反思的锋芒指向了知识传统以及教育关系,女性学主张教学中要贯彻女性主义的精神,重视女性经验和话语对知识的参与式建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持有者的权威地位,把教师也作为处在情境和历史中的主体之一,在知识把握和自我认同上注重个体经验的前提
-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性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
女性的美与力——关于冰心与池田大作之女性观
-
作者:
王炳根
来源:
2008年和平发展中的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池田大作
女性观
冰心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的美与力——关于冰心与池田大作之女性观
-
对新形势下女性学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
女性学
教学方法
学科建设
-
描述:
女性学是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课程建设尚未规范化和系统化,大部分高校至今仍不开设女性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女性学教学中理念和目标的缺失,对该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推进学科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从而间接促进了女生性格完善和潜能的开发。
-
浅谈清代女性的文学创作
-
作者:
王翠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文学创作
女性
-
描述:
本文对清代女性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总结了女性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特点。
-
同一个声音,不同的话语形态
-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形态
妇女
声音
中国
文学史观念
女性文学
源流考
同一
-
描述:
文学史观念的多元化和叙述视角的多样化标志着文学史批评话语的确立与发展。女性文学史著以其独特的文化立场和批评视角跻身文学史史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进一步证明文学史史学观念的变革及多元叙事的可能性,也证明了文学史学科建设的细化和深化;它打破了男权中心话语霸权对文学
-
性别意识下的书写策略——意象写作
-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意象写作
书写策略
性别意识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以女性的书写策略,构筑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模式,与男性文化符号系统遥遥抗衡,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其中,意象写作成为表现其性别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张爱玲的意象写作就是一个有女性意识的她讲述女性自己的形式,一种与男性为主的五四启蒙话语形式决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出高度自觉和极为鲜明的性别意识。
-
性别意识下的女性书写策略
-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书写策略
细节描述
性别意识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性别意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她以鲜明自觉的性别意识构筑了独特的女性书写风景。她既不认同长久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写作,也不趋同男性化的写作惯例。她以女性的书写策略构筑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模式,与男性文化符号系统遥遥抗衡,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