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创作
-
作者:
王菁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女权主义思想
《一间自己的屋子》
双性同体
-
描述:
女权主义思想是在女权运动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女权主义思想历来以抨击经典和权威著称。西方理论界对它颠覆父权文化和传统的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模式,消除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司空见惯。它以文学文本和女性文学为其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了西方文化传统的实践;以女性经验和女性对生活的反映为基础,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重建女性自我意识,恢复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女性对社会文化做出的贡献。通过对女性文学创作的内容题材、艺术类型、话语方式、语言风格和人物形象的重新阐释和解读,修正了传统的男性化的理论假设,建构了自己的批评理论体系。并且它从妇
-
明清仕女画的社会学研究
-
作者:
王宗英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阴柔
礼教
社会学
女性审美
明清仕女画
-
描述:
本文主要以艺术社会学为方法论,把美术学研究与社会学和女性学研究相结合,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明清仕女画的主要特征、风格成因、文化内涵、审美价值进行探讨。明清仕女画风以阴柔、羸弱、幽郁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始终与社会脱不了干系,在社会精神的约束下,绘画美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明清仕女画家崇尚阴柔之美。剖析明清仕女画的文化内涵,就会发现明清仕女画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男人的女性艺术,体现的是男性的标准和世俗的要求。虽然明清仕女画在风格上是单薄的,但是其体现了无法压抑的女性审美,而其中的美学价值也是无法否
-
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
-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少数族裔的女性主义者“身份”批评的声音崛起。她们认为,任何作者、读者和评论者无不带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他(她)们都站在由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因素形成的立场从事写作、阅读和批评,其观点、角度和文艺再现无不深深地打着“身份”的烙印。
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主题和女性语体。诚如有的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和把握,一旦女性意识趋于消失,女性文学也就不再引起批评家的额外关注。
-
波伏娃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
-
作者:
罗婷
王芳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理论
波伏娃
中国
-
描述: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师与存在主义作家的波伏娃 ,为中国读者所喜爱。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她的女性主义理论 ,尤其是《第二性———女人》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 ,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
全文: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师与存在主义作家的波伏娃 ,为中国读者所喜爱。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她的女性主义理论 ,尤其是《第二性———女人》在中国学术界广为流传 ,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
女高师校园文学活动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
作者:
王翠艳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高师校园文学活动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对女性本真生命状态的“寻找”
-
作者:
王春梅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精神
本真生命状态
女性文学
-
描述:
回顾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总可以从中体味到女性对于爱情、理想、事业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男女平等、双性和谐的渴求体味到一种执著的"寻找"精神。"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真实"的女人无不在彷徨与执著中寻找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本真"生命状态和那份真、善、美的情怀。
-
“五四”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特征
-
作者:
王志萍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焦虑体验
悲剧体验
女性文学
迷惘体验
-
描述:
文章通过对现代转型期女作家创作的综合考察,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三个方面的现代性体验特征,即女性意识复苏的悲剧体验、自我认同的迷惘体验和融入社会的焦虑体验,试图寻找一条较易进入“五四”女性文学的有效途径。
-
流行天下: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观察
-
作者:
王金城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她世纪”
流行天下
二十一世纪
女性文学
-
描述:
二十一世纪女性文学以流行天下的姿态占据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开端。它的流行有其重要原因。即社会进步与女性 地位提高的时代环境;实力作家与作品实力的魅力征服;调情撒娇与话语放纵的市场策略;名家渴盼与隐私窥探的阅读期待。这 种流行预示着文学写作“她世纪”的来临。
-
女性文学创作与妇女解放运动互动的探讨
-
作者:
王立坤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大兴,女作家不仅数量多,且才华出众,创造了自有新文学以来从未有过的女性写作的最繁荣的时期。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创作与妇女解放是怎样的一种互动过程?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身体立场和本体关怀有着怎样的女性主义内涵?
-
战火中女性的新觉醒——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
作者:
王晓琴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言说形式
性别意识
中国女性
写作形态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连绵战火,唤起中国女性的大崛起,使女性文学创作风貌焕然一新:女性性别意识更加深化,强化了"对于自身透彻的觉悟",对女性本体的历史命运和心灵历程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度;女性写作形态更加多样化,女性文学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女性言说形式更加民族化通俗化,既借鉴西方现代技巧,又汲取中国传统特别是民间文艺的营养,真正走进中国民众特别是妇女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