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记忆、感知与碎片诗学——林白小说创作论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小说创作论   女性主义立场   “女性文学”   记忆   林白   20世纪90年代   诗学  
描述: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林白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以女陛主义文学审美标准为参照考察林白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林白的前期作品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某些层面的特征。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来考察,在女性经验揭示的彻底性上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中国弹词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汪藕裳《子虚记》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 王策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弹词小说   汪藕裳   《子虚记》  
描述: 弹词小说兴起于明代,至清代发展到鼎盛,是一种典型的女性文学作品,它是明清时期女性智慧的结晶,是了解当时女性思想、社会文化的重要作品。《子虚记》作为清中后期大型弹词作品,是中国弹词体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对于研究清末女性意识和自我价值、分析当时女性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追求,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该书优美的语言、巧妙的诗句,又为全文增添了不少魅力。
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繁荣的条件与背景
作者: 王岩   来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日本   文学史   女性文学  
描述: 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奇迹。从文学、社会等诸因素探讨了这一时期女性文学产生的条件与背景。假名文字的创造与发展为女性文学作品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女性作家长期在宫廷的生活体验以及经历了同时代妇女的精神炼狱,孕育了女性文学的胚胎;而佛教因果报应、循环往世的思想对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构思和脉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与文化身份批评研究
作者: 王军   高楠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批评   黑人女性主义   后学   黑人女性小说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身份、性别、阶级和政治等主题的书写契合了西方后学的批评理论范畴。黑人女性作家自觉地将文学创作与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相观照,她们为黑人文学分别注入了性别成分、种族成分和文化成分。黑人女性主义文本不仅彰显了黑人女性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进一步推动、促进了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建构与发展。黑人女性主义将逆转黑人女性身份被边缘化的境遇,颠覆和拆解黑人女性身份被客体化、被边缘化的命运结构。
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作家作品特征研究
作者: 王玲   何泠静   来源: 萍乡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特征   美国加勒比海裔   作品  
描述: 美国文坛之所以精彩纷呈,少数族裔作家功不可没。而其中,女性作家因其匠心独运的写作方式和视角,在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如著名的加勒比海裔女性作家珀尔·马歇尔(Paule Marshall)、奥瑞德·洛德(Audre Lorde)、米歇尔·克里夫(Michelle Cliff)和朱莉娅·阿尔瓦雷斯(Julia Alvarez)等。本文拟结合美国加勒比海裔的历史和生存境况,分析这几位加勒比海裔女作家的作品特征,让读者对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文学特点有更深的了解。
《方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作者: 王葸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个人特色   生存状态   中国女性文学   叙述视角   叙事技巧   张洁   知识女性   女性主义   叙述声音  
描述: 作为张洁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中篇小说,《方舟》以多样的叙事技巧描写了知识女性在当代的生存状态及境遇,探讨了女性的命运及自身存在的价值,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依据,尝试对《方舟》的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进行解读。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中,张洁的《方舟》作为其最富有个人特色的一篇作品,同时也被认为是新时期最早具有原始的、朴素的女性主义意识的文本。但学界更多地是从女性主义文评的角度
论王安忆“三恋”对自我
作者: 王希宇   来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自我意识   王安忆   “三恋”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作家文学探索的高潮中,王安忆的三个中篇《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以大胆的性描写在文学界轰动一时。然而,"三恋"在打破性禁忌的背后实则蕴含着作家对于个体(尤其是女性)生命的关注和对自我意识的建构,强调人的本体生命力对人行为的支配,通过对两性性欲望、生命欲望的经验摹写,王安忆成为这个时期中国女性书写中独特的一位。
评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
作者: 王爱松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书评价《找寻夏娃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   赵树勤  
描述: 评赵树勤《找寻夏娃——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透视》
浅谈《紫颜色》的叙事话语策略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紫颜色》   个人化叙事声音   美国黑人英语  
描述: 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借助多种叙事话语策略阐释了女主人公西丽从麻木无知到自立自强的历程。个人化叙述声音为西丽提供了宣泄的机会,展示了黑人女性声音的力量,富有诗意和韵律的美国黑人英语颠覆了标准的叙事语言,体现了黑人女性语言的魅力,自由间接引语反映出西丽黑人女性意识的成熟。《紫颜色》的叙事话语改变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边缘地位,成为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典范。
先锋的身体到工具的身体:从90年代女性文学思潮中"身体写作"谈起
作者: 王利华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身体写作   当代文学   卫慧   文学创作   陈染   文学思潮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只要是对当代文学稍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意识到,在当代的文学文本中,身体被吹捧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地位,到处充斥着被各种欲望鼓动和扭曲身体的魔影。"除非你叙述身体的故事,否则文学创作已不知从何下手。"这样的情形引起了多方的焦虑和关注,道德家们的激烈的言辞痛诋,商业媒体的
< 1 2 3 ... 21 22 23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