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近代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研究(1840—1920)
作者: 王海鹏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会   妇女地位   中国妇女   女学   禁缠足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基督教会在近代中国所开展的与妇女有关的各项工作。基督教会对中国妇女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不仅以报纸、刊物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而且在劝禁缠足、兴办女学、提高妇女地位等方面,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工作。本文充分发掘并利用了《万国公报》、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中国差会年鉴》)等一批中外文材料,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采用专题式的研究方式,对基督教会有关妇女的一系列活动分别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力图通过对基督教会在华“妇女事业”的探讨,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基督教会在华
中國大陸婦女非政府組織發展之研究
作者: 王怡文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婦女發展   非政府組織   國家與社會   全國婦聯  
描述: 中國大陸非政府組織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可說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結果。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大陸,國家包攬一切事務並承擔全部責任,而民間組織和市場因素則隸屬於國家統治領導範圍內,缺乏獨立的聲音和活動空間。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的發展為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同時非政府組織的勃興也為市場經濟注入活力,如此一來一往的推動和相互牽引下,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的形成和市場經濟結構的穩固,成為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本文利用組合主義中所強調的國家與社會團體之間既是一種上下垂直,同時也是
女性自我的重构:以女权主义视角解读魏雷娜•斯苔芬的作品《蜕皮》
作者: 王梦馨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体意识   性别歧视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性觉醒  
描述: 魏雷娜·斯苔芬是德国当代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尤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第二次妇女运动中,斯苔芬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德国乃至全世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剥削压制,坚定不移地为女权主义摇旗呐喊。1967年魏雷娜·斯苔芬以小说《蜕皮》蜚声文坛,该书一经出版便轰动一时,好评如潮。该作品也是其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取材源于自身的真实经历和体验,以自传体的方式诉诸笔端,同时致力于追求女性写作在女性话语和女性美学方面的建构,对女性写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魏雷娜&m
居家行走运动计画对心血管疾病危险群妇女危险因子及情绪状态之影响
作者: 王锦云   来源: 台北医学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家运动训练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   情绪状态  
描述: 在現今二十一世紀的工商業社會中,心血管疾病是導致婦女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婦女面臨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也相對提升對婦女健康的威脅,文獻顯示,經由運動可降低心血管危險因子,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居家行走運動計畫對心血管疾病危險群婦女危險因子及情緒狀態之影響。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性研究設計方法,以居家行走運動訓練計畫、情緒狀態評估量表做為測量工具,採立意取樣,針對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35-65歲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之婦女,採隨機分配為運動組及控制組,運動組23名婦女及對照組共24名婦女;運動組婦女參與十二週
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解读我国五四以来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
作者: 王靖涵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美女性文学   多元系统理论   译介   翻译史  
描述: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女性文化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言说女性独特体验的女性文学是女性文化交流的最直接的载体之一。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兴起及发展,女性主义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化的各个领域。女性主义理论的蓬勃发展使得女性文学再次引起学界的重视。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然而,外国文学译介研究中的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在我国至今未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这一主题所做的研究很少。本文从翻译史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元系统理论对中国自五四以来译介的女性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
清代女性咏史诗研究
作者: 王丹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咏史诗   女性文学  
描述: 目前可见最早的女性咏史诗见于晋代,经历唐宋元明而未有大的进展,进行咏史诗创作的女性屈指可数。然至清代,女性咏史诗坛面貌大变,内容取材广泛、艺术特色丰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超前代。女诗人在咏史诗中叙述历史、抒发情怀,大胆地指点政史、评议得失,呈现出与传统所认为的女性文学“阴柔”、“内敛”特点不同的风貌。本文从创作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意义、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清代女性咏史诗进行研究。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顺治至雍正时期为兴起期,乾隆至嘉庆为繁盛期,道光至光绪为成熟期。对咏史诗中主要的吟咏对象进行分类
清代闺秀诗话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批评标准   闺秀诗话   批评方法   女性  
描述: 清朝女性文人辈出,诗文作品层出不穷,可谓是女性文学觉醒的时代。女性诗人诗集的大量出现,不仅缓解了女性在文学史上长期缺席的状况,同时也促使了闺秀诗话的大量涌现。本学位论文通过对清代闺秀诗话的整体研究,以期总结出清代闺秀诗话在辑录和品评诗人诗作时所体现出的共同之处以及它的价值和局限,从而在整体上对清代闺秀诗话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对清代闺秀诗话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来论述和探讨: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了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清代女性文学的兴盛以及本次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整体上
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冬苗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特质   文学形式   文学思潮   女性文学   体现与创新  
描述: 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背景,提出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概述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材,以个人际遇、闺阁生活为主要表达内
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台湾   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五四传统  
描述: 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总是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三重边缘的符号,边缘或者消音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异己意识形态的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以往的文学史著中几为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纳入文学史的撰述成为共识并已付诸于实践,但遗憾的是,新的文学史中还是多以单章另列的方式将其放逐于大陆中心论述的边缘。而在台湾八十年代随着岛内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强调台湾的本土意识,以“大陆文化回顾”为主流的五六十年代文学,也被忽视或摒弃。另一方面,五六
寻求确定女性文学身份的孤独猎人
作者: 王慧英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孤独   文化   文学身份   性别  
描述: 尽管李清照(1084 - 1156)和伊丽莎白·巴莱特·白朗宁(1806-1861)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她们却在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的著作震撼了文学评论界,在文学史上评论家们对其进行过广泛的研究。本篇论文作者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她们能在传统的文学界成为出类拔萃的女诗人?这二人都生活在中国和英国族长制的社会里和男性统治的文化中,女性的发言权和女性问题一向被忽视,女性文学被贬为男性文学之下,而且她们经常处于劣势和较低的地位之中,在中国女人被视为被动的角色和附属物,在英国
< 1 2 3 ... 131 132 133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