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内地新生代女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丽莉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生代女导演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导演创作群体在中国电影界保持着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在中国电影百年发展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风姿各异的女性为电影增添了亮丽的风采,同时也让人久久的回味,获得美的享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时至今日,新生代女性导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值得进行系统的研究。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被创作者们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含义。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女性,不同程度地被美化、理想化或者是丑化、妖魔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女性形象往往出现天使与妖女、圣
当代我国以女性为重要角色的宫廷剧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王玉珏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大众审美   宫廷剧   女性形象  
描述: 目前在我国,以女性为重要角色的宫廷剧,以其精彩的人物、动人的剧情、大气的场景,征服了数量众多的观众。每有宫廷剧开播,势必引发一场收视热潮和话题热议,这种全民狂欢式的风潮,自《倾世皇妃》(2010)、《后宫·甄嬛传》(2011)等一系列宫廷剧问世以来便屡屡出现,逐渐成为一种值得人们思考的文化现象。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宫廷剧与观众见面,但一部电视剧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影响,还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这些宫廷剧大多以女性作为重要角色,从最早的《努尔哈赤》(1986)、《王昭君》(1987),到近年热播的《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梅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佳琦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历史语境   艺术价值   梅娘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梅娘像是一枝清新素雅的梅花开放在政治经济环境如寒冬般严酷的东北沦陷区。梅娘不仅是家乡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亲历者,更用细腻的笔触在小说中描绘出当时的社会图景而成为了殖民历史的记录者。对于和自身有着相似特质的女性,梅娘在作品中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因此在作品中众多有着鲜明特性的女性形象被呈现出来。她们中有勇敢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有慈祥温暖的母亲形象,也有养尊处优、性格泼辣的嫂子、婶婶等形象。无论哪一种女性形象她们都面临着艰难的社会生存环境,是生活在沦陷区灰色天空下不幸的女性。在这种特殊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心态下,梅娘打破
《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玉梅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新闻   刻板成见   楚天都市报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女性的意识不断觉醒。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大众传播学理论在全球学术领域的拓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诞生。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开始走向中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总体而言,女性在社会新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研究社会新闻能更好地反映媒体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本文选取《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截取一定时段的报纸,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选取的样本具体分析,希望得到《楚天都市报》社会新闻中反映的女性形象,并利用社会
被建构的美丽——女性主义视角下明至民国瓷器上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晓凡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视角   价值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瓷器  
描述: 陶瓷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一,陶瓷研究在近几年来呈速热状态,涉及陶瓷的各个方面,纹饰研究也是其中之一。人物纹饰作为陶瓷纹饰重要的内容,显然也常常被人提及。瓷器上的女性形象,或婀娜多姿,或恬静端庄,或优雅大方,具有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是一个社会侧面的展示,展示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史的变迁。透过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窥探到一个社会的发展变迁。在陶瓷上的女性形象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启发。 在当代,女性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话题,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解读,女性形象在性别主义视角中会出现什么样的设定,都是有一定
消费主义语境下时尚杂志女性形象研究:以《VOGUE服饰与美容》为例
作者: 王亚娜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杂志   消费主义   权力规训   女性形象  
描述: 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性的量化生产,人类社会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它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目的,而是追求商品的炫耀性、时尚性和奢侈性等表明社会身份、地位的符号价值,并以此作为消费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扩张性的文化产业,是消费主义文化最积极有效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它通过媒介的各种传播途径与商品的消费系统统一运作,能将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消费行为合二为一,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女性时尚杂志
激进·互补·沉静·失语:论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衍变
作者: 王畅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权威   衍变   压抑   女性形象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十九世纪一位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作品力图真实地表现生活,刻画人物形象。她一生创作了五部小说,分别是《教师》、《简·爱》、《谢利》、《维莱特》和《艾玛》,其中《艾玛》并未最终完成。自小说出版以来,国内外的评论家大都以单个作品为例对作者进行思想研究,这不免将视野局限在夏洛蒂创作的一个时期,不能代表作者整体的思想和观点。综观五部小说,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呈现出一种由激进到平实的转变,简·爱突出强势的形象逐渐淡化,最终在《艾玛》中被遮蔽起来。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小说中女性形象由浪漫激进到
樊戏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东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樊戏女性形象研究
浅析《江格尔》史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金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浅析《江格尔》史诗中的女性形象
论“十七年”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燕珊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雄   解放   女性   劳动  
描述: 本文研究“十七年”(1949-1966年)这一历史时期,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与规定下,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及分类,由此管窥历史时期的性别想象与社会审美特征。伴随着新中国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大量涌现,而且呈现出全新的、革命性的风格与社会形象。本文将这一时期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大类:一、1950年代中前期,“翻身”与“解放”的女性形象,表现她们在新中国的新命运与新生活。这一“妇女解放”主题,展现了“男女都一样”的女性新篇章。主要代表作品有杨之光的国画《一辈
< 1 2 3 ... 33 34 35 ...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