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 】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湖南妇女运动研究
作者:
王晓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湖南妇女运动研究
试论贝蒂·弗里丹与美国“全国妇女组织”的早期活动
作者:
王莹莹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全国妇女组织
《女性的奥秘》
当代美国妇女运动
贝蒂·弗里丹
女权思想
描述:
本文试图以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起源为起点分析女权主义社会活动家贝蒂·弗里丹的个人生活经历及其自由主义女权思想的形成过程,重点考察她的思想给早期的“全国妇女组织”的宗旨、目标及组织活动的内容、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分析该组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早期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透视贝蒂·弗里丹的思想和“全国妇女组织”的早期活动在当代美国妇女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王思琪
来源:
渤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
妇女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一直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提倡解放妇女并领导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观与中国的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思想——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妇女运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发展,占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慢慢趋向实现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本文全面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首先,简单论述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其次,在中国化的视域下系统论述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的
中国现当代女艺术家的自我图像:艺术史书写与文化批评
作者:
王欣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图像
女艺术家
目光
商品性
现代性
身份认同
性别
描述:
中国现当代、女艺术家、自我图像,这三个词汇作为同一种学术研究的线索,汇聚并贯穿于整个艺术史书写以及文化批评之中。它们既指出了一种基于女性图像的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背景,又将在具体的书写和批评维度之内得到更加准确而丰富的关联性。 贯穿论文的关键问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特定的历史维度和文化实践中,女艺术家的自我图像遇到的描写与改变表明:其徘徊于西方现代主义与父权制基础之间,并屡屡遭遇认同的困境;第二,资本流通所形成的商业化都市与消费经验进入并渗透到女艺术家的图像表征中,使之呈现为对历史时代以及社会建制的动态
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女性模范的日常生活
作者:
王莹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女性模范
女性解放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女性解放的努力,通过立法建立起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制度。在抗击日寇的过程中,被解放出来的女性,特别是女性模范这一特殊群体发挥了巨大作用。学术界对于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经济领域,对妇女解放的研究多集中于妇女参政、历次妇女运动的梳理等方面,对抗日根据地的女性生活,特别是女性模范这一群体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拟将华北及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女性模范的崛起、发展、成熟的脉络进行梳理,从其日常的生产、生活、思想动态切入,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现女性模范的生活常
“艾米莉名单”研究
作者:
王萌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候选人
艾米莉名单
美国民主党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性为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地位,争取堕胎权,发起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这次运动,虽然没有通过平等权利修正案,但废除了《堕胎法》,使美国妇女在怀孕前三个月有权决定是否堕胎。该运动还促进了一些美国妇女组织的出现,进一步唤醒了美国女性的权力意识,通过选举女性候选人,来改变美国政治中男女两性不平衡的局面。“艾米莉名单”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艾米莉名单”由艾伦·马尔科姆等人于1985年在马尔科姆家地下室里建立,它的名字是“Early money is like yeast”的首字母缩写,
中国艺术歌曲题材中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
作者:
王菲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题材
艺术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始于近代,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中国艺术歌曲题材颇为丰富,大多以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古典诗词或现代诗为主,中国是个诗律发达的国家,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也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艺术歌曲是一种用人声来表现的艺术,但却不能单单靠发音机制的综合,必须结合作品的历史文化因素,来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因此每一首作品都应该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题材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作品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对作品形象塑造地更为贴切,才能达到创作者与歌者的统一。在艺术歌曲发展过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
作者:
王业昭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美国妇女
参政
选举权
描述:
1920年8月,赋予美国妇女选举权的联邦宪法第19 修正案正式生效。它既是美国女权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拉开了女性参与选举政治的序幕。论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为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后选举权
论毛泽东的妇女观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
王永平
来源:
西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
妇女观
描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此写入党代会报告。妇女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中国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半边天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妇女的解放与妇女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毛泽东的妇女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回答和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求得妇女独立和解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毛泽东妇女观的指引下,中国妇女的政治、
妇女领导群体与苏维埃革命:1927-1934
作者:
王罗旺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维埃革命
苏区
妇女领导群体
描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运动史中,无论底层或中上层妇女,无论她是文盲还是知识女性,都有可能通过“参战”,走出家庭、走上社会、走向解放,成为世界范围女性参与社会管理的独特风景。1927—193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妇女领导群体积极投身苏维埃革命洪流,她们摆脱封建束缚,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管理,转变自身社会角色,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失语”状态,真正发挥自身主体地位。文章以研究妇女领导群体的生存状况、构成、行为特征以及文化特征为切入点,探讨妇女领导群体的革命源起,阐明妇女领导群体在苏维埃革命中的作用:建立妇
<
1
2
3
4
5
6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