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晶,张姗,杨鹏宇】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浅析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
作者:
王晶洋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女性”
陈染
自我想象
-
描述:
文章解读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分析了"知识女性"精神独立的基础条件;认为陈染是"个人化写作"色彩最浓郁的作家之一,表现在她的生活经历、写作方式等各个方面。现实与作品的类似可以相互参照、相互阐释,成为解读陈染女性主义写作状态的重要角度之一。
-
曹禺戏剧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存在价值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曹禺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作的女性解读,挖掘出曹禺作品中与同时代的作家们不同的创作的特点。用人性化的笔书写女性的生存境遇,解剖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实质。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
时尚剧情片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穿普拉达的魔鬼》
女性形象
时尚剧情
-
描述:
时尚剧情片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类影片,它往往包含一定的剧情,又兼具流行时尚特色,往往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盛宴,而深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本研究以著名影片《穿普拉达的魔鬼》为例,解读时尚剧情片中的女性形象。
-
时尚剧情片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以电影《穿普拉达的魔鬼》为例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穿普拉达的魔鬼》
女性形象
时尚剧情
-
描述:
时尚剧情片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类影片,它往往包含一定的剧情,又兼具流行时尚特色,往往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盛宴,而深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本研究以著名影片<穿普拉达的魔鬼>为例,解读时尚剧情片中的女性形象.
-
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影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创造和确立各种社会成规与性别成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男性视觉监管之下。那么女性主义电影针对这种现状是如何反击的呢?本文将从"去他者化"说起,从几个方面去尝试剖析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途径。
-
浅析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弱势女性
《伊芙琳》
-
描述:
《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成功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中的弱势女性伊芙琳的形象。本文从经济不独立、性格软弱和选择妥协三个方面分析了伊芙琳作为弱势女性的形象特征,并指出小说中描写的伊芙琳短暂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意义。
-
过度渲染与无中生有——论古代文学影视改编之女性角色设定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中生有
古代文学
影视
过度渲染
女性
-
描述:
现代影视剧以古代文学为题材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影视剧对女性角色设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过度渲染现象,即影视剧夸大了女性角色在著作中的作用,使其更加醒目,甚至最终成为导致事件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无中生有现象,即原著中没有的女性形象在影视剧中悄然呈现,给大家留下了印象,并且有时推动了影视情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古代文学影视改编之女性角色设定中的过度渲染与无中生有现象的分析,挖掘出以上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揭示出当代影视剧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的人们对于影视审美的需求和价值取
-
试分析李清照前期词
-
作者:
王晶洋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艺术成就
前期词
思想内容
-
描述:
人们往往对李清照的中后期词给予了过多的关注,我们细细研究其前期词会有新的发现。其前期词可分为:醉酒词和闺情词。其前期词虽然题材较为狭窄,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抒发了一个少女、少妇对自我的定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歌颂,反映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她的前期词给我们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同时形成易安词的早期特征。
-
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第四届“性别哲学的对话”研讨会综述
-
作者:
王晶
胡晓红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华南师范大学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
女性学
性别视角
价值观念
性别研究
思维模式
-
描述:
2010年9月17-18日,由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关于性别研究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2所高校、部分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22位专家学者、有关部门领导及博士代表进行了大会发
-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意义思考
-
作者:
王晶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脉络
意义
19世纪
英国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创作可谓是空前繁荣,并且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在当时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为现代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深入研究并梳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脉络与意义,有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作出客观评价,并且也为我们现代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