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佐多稻子与丁玲早期创作的对比研究
作者: 王晶   张姗   杨鹏宇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佐多稻子   早期创作   丁玲   对比研究  
描述: 丁玲和佐多稻子分别是中日两国极具代表性的左翼无产阶级文学家,她们同是出生于1904年,共同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大革命时期,大致的人生经历也颇具相似性。本文将通过二人的早期生活经历和文学作品、创作题材、写作手法、塑造的女性形象和体现的女性意识以及对后期文学创作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试图阐明在无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中日两国左翼作家的文学表现以及意识形态之异同,从而窥视出中日两国无产阶级运动发展趋势相左的原因所在。
架起职业女性沟通新桥梁
作者: 王晶   来源: 永康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架起职业女性沟通新桥梁
羞感的缺失与人性的泯灭:以内米洛夫斯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王晶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羞感   女性  
描述: 羞感,作为一种保护个体自我的必要性的感觉,是个体在回顾自身时,面对较低级的本能追求与较高级的普遍性冲突中进行价值选择时表现出的两种意识等级的对立。当个人回归自身时,发现自身已被抛弃,转而去追问灵魂时,灵魂又已欲化,身体与灵魂变异的同时,羞耻感也伴随着消失殆尽,没有了羞耻之心,人性在金钱和物欲面前就经不起拷问。本文欲从内米洛夫斯基的小说出发,探寻作者小说中女性的变异导致的羞感的消解与人性的丧失。
重口味艺术:身体与情色
作者: 王晶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女性艺术家   美人蕉   当代艺术   身体   口味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丰乳肥臀  
描述: 女性,是文学及各种艺术的血液,只不过,女性身体在两性眼中和画笔下有着不一样的风情。丰乳肥臀:女性缺席风头正劲的莫言,其代表作《丰乳肥臀》就是一部女性的史书。而当我们翻开西方美术史,翻阅浩瀚如烟的绘画作品时,莫言四字特征的女性形象比比皆是——从毕加索希腊风情的女郎,费尔南多·波特罗的宁静女郎,到卢西恩·弗洛伊德的丑女人,珍妮·萨维尔肥硕无力的丰满女人……丰乳肥臀,从古至今,都没有被拒绝过。
歌剧与爱情: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爱欲与迷狂
作者: 王晶   来源: 音乐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戏剧   歌剧院   迷狂   爱情   莎乐美   女性形象   施特劳斯   爱欲   音乐  
描述: 一加拿大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弗莱在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模式迁移"理论:即文学史整体的发展呈现一种从神话开始逐渐下移的过程。经过"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仿——讽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史中"神话——浪漫传奇——古典戏剧——现实小说——反讽文学"五种大致的主题形式。当迁移发展至反讽文学时会出现一种回归的现象,讽刺的终结处就是神话
浅析《西厢记》中小姐和丫鬟的人物形象
作者: 王晶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魄力   反叛   大胆   赖简   热心肠  
描述: 本文着重对<西厢记>中崔莺莺和红娘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对崔莺莺的家庭出身,接人待物,以及与老夫人的抗争和对张生的爱情的分析,阐释出崔莺莺是一个敢于抗衡封建礼教和对爱情忠心的新女性形象.红娘虽为丫鬟,却同样的有着至情至性的人物形象张力,真正体现着剧本的主旨"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赫尔穆特·牛顿
作者: 王晶   来源: 英语文摘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人像摄影   时尚   牛顿   时装摄影   作品   风格   女性形象   摄影家   摄影师  
描述: 译者点评: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各种惊世骇俗的主义遍地开花的时代,几乎所有盛行的思潮都与保守的中产阶级价值观背道而驰。赫尔穆特·牛顿作品中对性的大胆追求与描述正是当时主流文化遭受冲击的表现之一。在那样一个松动的环境中,他的显影了西方社会性现状与性幻想的图像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欲望的象征。牛顿本人也成了各种时装杂志的宠儿,名震天下。他作品中的女性以一种冷漠、孤傲、咄咄逼人的姿态走向世界。她们强大、危险、挑衅的个性在牛顿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当然,牛顿在赋予自己的女性形象以强烈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赋
西方妇女文学形象
作者: 王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文学形象   妇女文学   妇女形象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主义   新女性   女性形象   传统文学   西方妇女  
描述: 一女性形象从走进作品的一刻起,就带有神秘的魅力,人们很难想象一部完全没有女角的作品。而西方妇女文学在其崭露头角之日,便将注意力高度凝聚于女性文学形象的塑造,描写处于不同时代妇女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已成为贯串几代妇女文学的一条重要脉胳。西方妇女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代的变更。英国的简·奥斯丁曾被推崇为在其作品中“第一次暗示了一种妇女意识的存在”。其后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勃朗特姊妹的创作都被后人尊称为探讨女性的社会人生的佳作。美国的伊迪丝·华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王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1936)是举世公认的海明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一直以来都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基于她的放荡不羁和她将丈夫一枪打死这个事实,许多评论家将她界定为邪恶的“谋杀者”、“真正的恶棍”和“海明威小说中最无耻的女人”。因而海明威也被指控有“厌女症”。本文试图对女主人公进行重新审视,对其特定行为进行剖析,从而揭示出玛格丽特是一个具有复杂个性的女性,并指出海明威其实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
关注“夕阳”中的女性
作者: 王晶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据显示   夕阳   卫生统计   人口老龄化   世界卫生组织   老年问题   女性化   预期寿命  
描述: 关注老年妇女的生存状况,是解决老龄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老年妇女特有的生存问题,夕阳才会更美,社会也才会更好。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