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国门户网站“女性博客群”研究
作者: 沈瑶琦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博客群   内容分析法   女性媒体   女性形象  
描述: QQ群、论坛群、博客群的不断增多,预示着网民们迎来了网络“群聚”时代。随着女性博客数量与日俱增,女性博客也正步入其中。以女性博客为基础构建而成的女性博客群不断涌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博客群是指由不同博客之间链接、引用、评论、留言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是社会网络新的表现形式。女性博客群是众多博客群中的一种。关于女性博客群,目前学术界和业界都没有对它做出明确的界定,一般而言,女性博客群是指以女性博主之博客为主体的博客网站或频道。女性博客群可分为两类:独立网站式女性博客群与子频道式女性博客群。目前
联华时期孙瑜电影研究——以孙瑜电影中“城市
作者: 沈婷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   孙瑜电影   农村”影像   民族国家建构策略  
描述: 联华时期是孙瑜电影创作风格成型和成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孙瑜创作的电影作品不仅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其电影技巧和叙事模式也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孙瑜影片的浪漫诗意、鲜活的女性形象以及充满争议的“左翼”色彩一直是孙瑜电影研究中的关键词,而本文着重以孙瑜影片中“城市-农村”的空间影像呈现和其间人物行走交换的叙事线索为切入口,探讨30年代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大背景之下,孙瑜电影中所体现的知识分子与不同的共同体策略之间的回应和互动。 本文将孙瑜在联华时期的电影创作置于30年代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社会大环境之
女性赞歌:对雪莱主要诗歌中女性观的分析
作者: 沈文娟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雪莱   女性主义者   为女性辩护   爱情道德  
描述: 雪莱,这为了人类的平等而疾呼的人文主义者,在他的诗歌中高喊着“女人是奴隶,男人能自由吗?”本文尝试从性别角度通过分析雪莱主要诗歌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对妇女解放斗争的描述,对爱情和婚姻道德的剖析以及最终对女性理想平等世界的建立等方面创新性地分析雪莱的女性主义观点。 通过对以上方面的分析,本文发现: 雪莱在诗歌中对他所构建的雪莱特色的女性——美丽,智慧,勇敢,反叛的女性的尊重与赞扬,他呼吁女性拿起武器推翻那些使女性比男性劣等并使之成为男性附属品的暴政统治,雪莱甚至在诗歌中为女人们构建了一个平等的乌托邦似的完全
姚鹓雏小说研究
作者: 沈玉慧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小说   民国   姚鹓雏   近现代小说   通俗文学   言情小说   南社   自著   短篇小说  
描述: 被称为“南社巨子”的松江人姚鹓雏(1892—1954),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高雅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通俗小说作家。他的长短篇小说创作颇有成就,在清末的谴责小说之后,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柳亚子评价他是“说部才无敌,文章鬼亦愁。”郑逸梅也评价道:“他的文笔,宗法林畏庐,我认为姚鹓雏的风华轶宕,蓄韵幽妙,有出蓝之誉。”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史上,姚鹓雏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在民初的作家群中是非常突出的,但是长期以来,他被遮蔽在晚清小说家和五四新文学作家之下,其面貌并未为人熟知,其价值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亦如上海市
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他者”女性
作者: 焦沈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父权制传统   女权主义   新历史主义  
描述: 坡的一个朋友契伏斯曾对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的作家爱伦·坡作过如下评论:“坡先生写了大约70篇故事——照我看,它们都是他自己的生活或是他写作时脑子活动的某个特殊方面的忠实记录”。爱伦·坡小说中的图象
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沈敏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电影评论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美国女性主义电影  
描述: 被传统理论定义的女性主义电影是一种立足于女性特征,以女性为叙事主题,并且以女性为主要收视目标的文艺表达形式。然而这一电影类型在以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地位甚微,其结果褒贬不一。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对自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女性电影作一探讨。女性主义电影生动地展现了以女性为主体的特征,打破了男性占支配地位的好莱坞传统电影叙事形式,塑造了坚强、独立、事业成功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示了女性主义的文化特征,为女性主义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本,不仅使女性在电影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为提高女性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玲珑》杂志“现代女性”角色的建构
作者: 沈琼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玲珑》杂志   女性角色   新女性  
描述: 19世纪中期,上海开埠,从此开启了上海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上海更是一举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现代物质文明与现代化的思潮充斥着整个上海。经济、社会的繁荣酝酿了当时出版业
妙玉与黛玉的“双面一体”探论
作者: 沈卓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面一体   《红楼梦》   妙玉   林黛玉  
描述: 《红楼梦》中塑造出数十位个性鲜明,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笔者通过研读红楼梦的文本,发现第一女主角黛玉和十二钗之一的妙玉之间有着种种微妙的联系,于是提出了一个关于妙黛关系的设想,即妙黛二人是“双面一体”的。 为了证明这种观点,本文立足于《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重点分析了小说原文以及脂砚斋的评语,加之前人针对黛玉、妙玉二人的解读与索隐,对这二人的形象进行探究。 第一章引言,提出本文的论点,林黛玉和妙玉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虽为两人,却实则一体。第二章作为概论,分析了妙玉和黛玉两人的身世
符号世界里女性的纯真:《戴西·米勒》和《纯真年代》中的女性研究
作者: 沈爱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纯真年代》   《戴西·米勒》   纯真  
描述: 亨利·詹姆斯和伊迪丝·华顿是两位重要而又多产的作家,一生著作颇丰。詹姆斯的一生对美国文学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他以国际主义题材而著称,《戴西·米勒》是第一部以此为题材而使他广为人知的小说。而伊迪丝·华顿是风俗小说的杰出创作者。她被公认为美国最好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使她获得了普利策奖的殊荣。《戴西·米勒》讲述的是一位无辜的年轻女子在罗马死于疟疾的故事而《纯真年代》是围绕着一对即将结婚的情侣以及另一位女子的出现危及到他们的幸福的故事。这两部小说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国内外的专家们都对它们提出了很
向主体性的努力:论樋口一葉恋爱观的变化
作者: 沈雪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化   樋口一葉   恋爱观  
描述: 樋口一叶在她24年的短短生涯里,为后人留下了22部小说、日记、随笔、短歌、以及《通俗书简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恋爱故事为主线。她将恋爱之心看作神明,认为恋爱是十分尊贵的,这种思想在她的日记里也有所体现。桥本威氏认为樋口一叶这种恋爱观为“恋情至上观”。作者认为在一叶晚年,随着一叶慢慢从对半井桃水的倾慕中解脱出来,她的恋爱观也随之变得更为成熟,而这种变化则在她晚年的作品里有所体现。拙论将在以下三方面对樋口一叶在不同阶段的恋爱观进行剖析。第一阶段为从认识桃水起到一叶宣布和桃水绝交(明治25年6月)为止。此阶段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