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sterhood”in African American Woman Literature
-
作者:
梁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特点
姐妹情谊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丝·沃克和托妮·莫里森。“姐妹情谊”即黑人女性之间的亲密友谊,是她们作品中的突出特点之一本文分别选取了她们具有代表性的三部作品进行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和托妮·莫里森的《秀拉》。首先,本文通过对“姐妹情谊”进行定义,把它和传统观念中的女同性恋区分开来。其次,分析论证了三部作品中“姐妹情谊”的不同体现以及“姐妹情
-
明代女诗人黄峨研究
-
作者:
梁蓓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散曲
诗歌
黄峨
特色
成就
女性文学
曲中易安
-
描述:
黄峨是明中叶著名的女诗人,她诗词曲兼擅,堪称“才艺冠女班”,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性作家。然而,学术界对于明清女性作家的研究的目光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晚明及清朝女性作家创作群体的研究,对黄峨的研究虽然是在逐步深入,但是仍很薄弱,这对于一个知名的女散曲家是远远不够的。本篇论文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美学的等多重视觉去研究黄峨及其作品,试图对黄峨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黄峨的作品的甄别问题,黄峨的生平与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黄峨坎坷的人生经历促成了她的创作。第二章讨论了黄
-
论广西“7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为例
-
作者:
梁慧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蒋锦璐
黄咏梅
广西“70后”女作家
杨映川
女性意识
-
描述:
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是广西“70后”女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她们的女性写作不仅是广西当代女性写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是新时期女性文学乐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响亮的音符。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自发地运用女性天赋,自觉地从女性视角出发,关注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婚恋关系,书写女性的内在欲望,揭示女性的生存境遇及探索女性的心灵状况、个体生存意义,表达对女性的现实关怀甚至对“人”的人文关怀。因此,她们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到目前为止,评论者或是对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小说分别
-
陈染、林白创作与女性主义之关系探微
-
作者:
梁香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陈染
启示性意义
林白
女性主义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女性创作十分活跃,在文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女性创作中,陈染、林白以个人化创作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与之前的女性创作有很大区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陈染、林白主要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作。这时期中国文坛从“文革”的沉寂状态中走出来,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潮、文化思潮、文艺思潮大量涌进中国,对中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陈染、林白的创作都与这些哲学、思潮、理论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最突出,女性主义理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她们的创作。
女性主义是在女权运动的基础上
-
有吉佐和子作品中的女性相互关系:以《纪之川》《香华》《连舞》《乱舞》《母子变容》为中心
-
作者:
梁龄元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
共生
相互关系
对立
和解
有吉佐和子
女性
-
描述:
本論文設定了三個問題,分為五章進行考察。第一章是包含明治時代、大正時代、昭和時代到平成時代為止的近代日本女性文學的研究動向。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內容則為有吉佐和子作品中之女性相互關係的考察,且將之分為「自始至終對立」、「對立而至和解」、「對立歷經和解而至共生」等三種類型進行分析。第五章考察了此三類型的特徵與女性相互關係的轉變,並將其與有吉佐和子創作背景與社會背景之關聯進行分析。 第一個問題為「自始至終對立」類型的分析。在女性相互關係的考察中,得到了自身相關因素與外在因素這兩個對立的原因。另外支持著對立關係
-
中国延安女子大学在党的关怀下应运而生
-
作者:
梁怡
来源:
中国抗战暨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子大学
延安
抗战
-
描述:
1939年7月创办的女大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期间根据地妇女运动的开展,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一批文物双全的妇女干部,是中国共产党对抗战事业的实际推动,为中国妇女运动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校史始末
-
作者:
梁怡
来源:
纪念抗战胜利66周年暨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史
中国女子大学
延安
抗战
-
描述:
诞生于抗日战争最艰苦岁月的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妇女干部学校。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培养妇女干部约千余人,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章通过"党对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指示"、"隆重而热烈的开学典"、"女大的成长倾注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三个部分,依托大量的原始资料,全景式地回顾了女大建校、办学、培养干部的历史过程,充分肯定了女大对中国抗战事业和党领导的中国妇女运动的历
-
丁玲小说的复调式叙事结构探微
-
作者:
梁爱芳
来源: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丁玲是‘五四’以后第二代善写女性并始终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是她撕开了遮掩女性内心欲望的神秘面纱,公然推翻了由男性话语权威缔造的女性神话,并且将冰心、庐隐、冯沅君们笔下发于情,止乎礼的贞节观魅影笼罩下的女性最后一丝矜持完全敞开。几千年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抑,通过丁玲完成了一次非理性释放,她的出现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丁玲的独特性还不仅仅限于
-
古代蒙古文献中的女性研究
-
作者:
梁萨日娜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
蒙古文献
女性
-
描述:
蒙古族妇女从母系社会开始到氏族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写男士背负着一样的责任,她们在家是贤妻,经营着家庭,又是抚育着子女,在战争中勇往直前,立下卓越的贡献,还对政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蒙古族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此论文中分四部论述了古代蒙古族妇女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前三部都由三小节组成。首先第一小节;根据蒙古文献中的记载论述了蒙古族妇女的对蒙古族政治的影响,也就是统一蒙古高原时期与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豁阿玛日乐、阿阑豁阿、诃额仑夫人、孛儿帖、也随等上层社会妇女的统一蒙古高原与蒙古帝国的建立、发展与黄金家
-
网络女性频道:社会性别视角的解读
-
作者:
梁艳红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频道
界面
文本
-
描述:
在中国以1995年世妇会的召开为契机,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开始得到发展,但无论从研究总量还是研究深度而言还是相当有限,研究成果也很单薄,且未能形成体系。女性与媒介的关系在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领域仍属于边缘性课题。为了解性别偏见在网络中的存在情况,揭示出网络女性频道在建构传统的性别观念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和立场出发,以理论和文本分析相结合为原则,从商业门户网站女性频道入手,选择了商业网站中具代表性的网站的女性频道:新浪伊人、搜狐女人和腾讯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三者报道内容的类别及报道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