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游新世代:部落格书写中的女性旅游论述
作者: 杨曾媛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部落格   Goffman戏剧理论   女性主义   旅游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旅行如何賦予現代女性不同於傳統女性的角色面貌,以及現代女性旅遊習慣所反映的社會意涵,因此本研究選擇發表女性旅遊經驗的部落格作為分析案例,從中觀察現代女性如何陳述自己與旅遊這項休閒活動的關係,以及社會對於女性旅行論述的觀感。 由於部落格是一種由使用者主導的個人化媒介,因而在發表文章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挑選、排除的書寫策略以提供讀者一個特定的閱讀框架,也就是進行個人「印象管理」的方式。因此本研究以Goffman戲劇理論的角度切入,藉此發掘女性如何透過旅遊與書寫的表演,來促成他者對其現代
日常生活与心灵深度:孙惠芬乡土小说论
作者: 杨亦坤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孙惠芬   心灵深度   日常生活  
描述: 论文摘要在乡土小说的创作领域中,孙惠芬没有重复前人的创作路数,而是走出一条新路,充分地显示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宗旨,成为众多乡土小说作家中独具特色的一位。日常生活:整个作品中有的只是一些在土里讨吃食的、再普通不过平凡不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着“城市情结”的乡村女子、出外打工的青壮劳力、婚礼的热闹喧哗过后面对日子本来面目的少妇、赶马车的懒汉、丧夫的中年妇女、外出闯荡过最终还是回来的老人;有的只是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没有英雄人物,没有重大事件,作者不善于编织具有戏剧性冲突,传奇浪漫的
另类的呐喊:《最蓝的眼睛》、《紫颜色》中女性人物身份建构探析
作者: 杨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紫颜色》   《最蓝的眼睛》   美国非裔女性文学   身份理论  
描述: 虽然《独立宣言》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但“男权中心、种族歧视”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困扰着美国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诸多问题之中,而以非裔美国女性发展尤显突出。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详实地书写了非裔美国女性成长经历和奋斗之路,记录了她们的成长历史,对深受白人强势文化和价值观的束缚和压榨的黑人的精神苦闷、迷茫和探索做了全面的描写。在诸多作品中尤以《最蓝的眼睛》和《紫颜色》为代表。两部作品通过黑人女性悲惨命运的再现,揭示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
论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逃离》的叙事策略
作者: 杨静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加拿大文学   小说创作   艾丽丝·门罗   《逃离》  
描述: 艾丽丝·门罗(1931-)享有“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盛誉。其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目前已经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14部。门罗的小说多以加拿大的乡村小镇为背景,关注小镇人们的生活日常,尤其是女性在面对个人成长、婚姻家庭及生活困境时的心路历程。2004年出版的《逃离》是她的最负盛名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获得了加拿大吉勒文学奖,门罗的叙事手法灵巧多样,叙事时间维度跳跃,叙事视角多样灵活,人物话语多变,为读者带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叙事策略,来展现门罗丰富细腻的情感层次,剖析她为呈现
从创伤角度解读哈珀·李《杀死一只反舌鸟》中的弱势群体
作者: 杨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珀·李   创伤   《杀死一只反舌鸟》   创伤应对  
描述: 小说《杀死一只反舌鸟》是美国当代女作家哈珀·李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斯各特的儿童视角,以神秘邻居布·拉德利的隐居生活和黑人汤姆的冤案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方的社会生活。作品抨击了人性的自私、丑恶、虚伪,揭示了家庭暴力、父权制度、种族主义、社会等级制度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消除社会歧视、建立温暖家庭、构建平等社会的呼吁与向往。本文以创伤理论为基础,探究作品中儿童、女性、黑人、处于社会边缘的白人四类人所经历的不同创伤类型,分析他们在面对创伤时的表现及应对方式,从而揭示克服创伤走向复原的有效途径,
评劳伦斯笔下的女性人物
作者: 杨光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物质   两性关系   自然   精神  
描述: 提起英国文学,就不能不提到劳伦斯,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虹》,等的中译本我们已经可以随处可见.当时的英国社会很注重人的出身、教养,社会上还弥漫着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清教徒风气,生长在这个时代里的劳伦斯是?
在迷宫中寻找自我:对苏珊·桑塔格的《死亡匣子》的主题研究
作者: 杨倩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   存在主义   《死亡匣子》   桑塔格   精神分析  
描述: 苏珊·桑塔格是杰出的当代美国作家、批评家和文学偶像。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桑塔格对政治、电影以及大众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桑塔格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桑塔格的第二部小说《死亡匣子》发表于1967年,是一个梦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故事。作为其第一部小说《恩主》的续篇,这部小说继续着主人公的精神之旅,探索生命与死亡。运用心理分析法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本文试图讨论《死亡匣子》这部小说的“寻找自我”主题。本文将重点分析主人公寻找自我的原因、方式、结果及其局
任碧莲小说中第一代华裔女主人公“空间”研究
作者: 杨欢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空间   个人空间   家园空间   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的“空间转向”引发了人们对空间的关注。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性这一抽象的空间意义;他认为社会空间不仅能够生产人际关系,同时人际关系亦可影响空间的性质。福柯提出了空间权力理论,认为空间的所有是权力的象征。在此基础上,索亚发展了前人理论,提出了“第三空间”概念;他认为在物质与精神空间之上,还存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第三空间。 华裔美国作家任碧莲的三部小说《典型的美国佬》(1992),《爱妾》(2005)以及《大世界与小城镇》(2010)中都描述了第一代华人女性移民在美国的生活经历。本论文以上述空间理论为视
康德伦理学理论在《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表征
作者: 杨永青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伦理学   伊曼努尔·康德   《简·萨默斯的日记》   道德  
描述: 作为最著名的文学巨人之一,多丽丝·莱辛在文学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享有世界声誉。女性人物总是她的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中的主角,莱辛通过对她们的刻画,旨在表现道德意义,聚焦在个体与他者、交流与疏离、亲密与距离之间微妙的联系上。大多数批评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解读,探究青年与老年、母亲与女儿、妻子与丈夫、女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们很少引用哲学的思想与观点来反映莱辛独特的、哲学性的思想体系。莱辛对人性的特殊关切与某些哲学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康德的伦理学理论。本文将借助此理论框架,通过对小说中女主人公简·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中性别角色的颠覆
作者: 白杨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拓荒者   《啊     薇拉·凯瑟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我的安东尼亚》   性别角色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研究美国拓荒运动的女作家,她着力表现拓荒时代的典型人物,艺术风格舒缓清新,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她一生笔耕不辍,共发表了十二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和诸多散文、诗歌等,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国内外荣誉:普利策奖、美国妇女奖以及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学位。薇拉·凯瑟在她的小说中着重描写早期女性拓荒者的人格魅力,从美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发掘她所向往的精神美。在她众多作品中,奠定她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的无疑是“内布拉斯加小说系列”,其中《啊,拓荒
< 1 2 3 ... 15 16 17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