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云南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尝试
作者: 杨国才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医学   社会科学   女性学   高校   性别视角   本土化   学科建设   云南  
描述: 文章根据云南的实际,阐述了云南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历程,指出女性学教学的理念及实行社会科学与医学结合、校际结合、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尝试.
新世纪新常态语境与长篇小说创作
作者: 杨剑龙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常态   新世纪   长篇小说  
描述: 新世纪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流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倡,使新世纪的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新常态中,在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大格局中,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形成了文学创作的新常态语境。长篇小说创作繁荣与新世纪的语境相关,作家们、出版商、文学杂志关注读者、关注市场也已经成为常识,在大众文化流行的语境中,长篇小说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重要一部分。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不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进入了长篇小说创作者的视野,女性文学、乡土文学、城市文学、大学文学、军旅文学、知青文学、工业文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畸形恋爱心理初探
作者: 杨大为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畸形恋爱心理   自恋   恋父   同性恋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畸形恋爱心理主要包括三个类型:恋父、同性恋和自恋。恋父是父权阴影下女性的成长瓶颈;同性恋是败局注定的逃避与反抗;自恋是女性在孤独困境中的绝望宣泄。三者有着共同的深层社会根源——男权文化。女性畸形恋爱的书写是对男权制社会和男性中心本位意识的控诉。
论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者: 杨华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和谐互补   藩篱   困境   当代女性写作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颗巨星,是一个少有的自觉为女性而写作的作家。她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出了女性作家与她们的生存空间,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文章从妇女写作的困境、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及追求两性和谐与互补三个方面探讨了伍尔夫对当代中国女作家产生的深远影响。
人生舞台的跨越与迟疑:论五四女性文学的社会情怀
作者: 杨小青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情怀   事业   五四   女性  
描述: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中大多都在家庭伦理关系以及日常家庭生活琐事中展开,述说闺怨、弃妇的惆怅与苦痛.五四女性文学开始表达强烈的社会诉求,以及女性在现实中实现人生抱负的激情所遭遇的巨大的阻碍,对女性参与社会事务的激情、困惑和疑惧作了积极的探索,深刻反映了和传统女性不一样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焦虑,由此开辟了属于自己、属于社会的新的精神领域,极大冲击了父权制的文化传统,对中国知识女性精神、心理和女性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杨苗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传统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小说《到灯塔去》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主义小说转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到灯塔去》带有鲜明女性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伍尔夫将女性的话语、女性的角色和女性的价值观融入到作品中。文章试图以文学文本和女性文学为其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了西方文化传统;以女性经验和女性对生活的反映,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重建女性自我意识,恢复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女性对社会文化做出的贡献。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王春容著《新女性文学论纲》
作者: 杨光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20世纪   文学论   女性意识   史论结合   女性文学研究   框架结构   情意性   新女性   形象性  
描述: 虽然,五四以来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论著浩如烟海,但是对新女性文学全方位地进行史论结合之研究者却不多有。值得庆贺的是,近期由辽宁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王春荣教授新著《新女性文学论纲》,堪称是一部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力作,其有如下三个引人瞩目特点。 第一,不为旧识所囿,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消说,《新女性文学论纲》中供鉴并引用了大量前人的论著材料,但作者却不为其所束缚,且能独立和富有创造性地驾驭它们,从中找出自己的理论方向,踏出自己的研究之路,有些地方有所创造和建树。首先,概念的界说力求准确而
海峡对岸的“第二性”:从袁琼琼的创作看台湾20世纪新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
作者: 张杨   来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分期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   袁琼琼  
描述: 在女权主义和女性思潮蓬勃发展的今天,台湾女性文学创作愈来愈受到学界关注,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生代女作家群的创作尤其引人瞩目。袁琼琼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具有对女性世界的洞察心态,作品中展示了男权压迫下女性的种种反抗;又擅长剖析身心层面的女性自我意识,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综合分析她的创作情况,会发现她契合了当时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本文以其创作为例,来梳理台湾上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脉络,兼谈其在创作理念上的影响。
性别、身体与意识形态——当代西方女性文学与社会变革
作者: 杨金才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女性作家   当代西方   少数族裔   文学创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文学与社会  
描述: 一 引言 女人留在历史之外……只因我们向来单以男子中心的标准看待历史。我们疏漏了女人和女人的活动,因为我们寻求历史回答的问题不适用于女人。为了纠正这种偏向,为照亮历史中的暗区,我们必须于一段时间内以女子为中心进行探索,研究一下在男女共同的文化总体中存在女子文化的可能性。历史必须包括对女人历史经验的说明,而且应该将女权主义意识的形成发展作为以在女人历史的基本方面写进历史。这是妇女史的首要任务。它提出了这样的中心问题:女人眼中的历史,以女人定义的价值为原则的历史会是怎样的? ——葛达·勒那《妇女史的挑战》
浅析《简·爱》中的爱情观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作者: 杨莉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爱情观  
描述: 《简·爱》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女性文学作品代表,提出了女性在金钱日益充斥人与人情感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命题,并成功塑造了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生活的简·爱形象,向社会宣告了一种平等、独立、理智、热爱生活的爱情观。本文在浅析《简·爱》爱情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简·爱对现代女性婚姻感情生活的影响。
< 1 2 3 ... 5 6 7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