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塑造和谐人格—《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中的“双性同体”体现
作者: 李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特质   女性特质   《啊   双性同体   和谐   拓荒者!》  
描述: 薇拉·凯瑟是20世纪前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以擅长描绘美国西部的边疆生活而闻名。《啊,拓荒者!》是凯瑟第一部成熟的边疆小说,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经典之作。一反某些传统文学作品中软弱及依赖性强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独立自主,坚强刚毅,事业成功,具备了大量优秀的男性品质。然而这部小说并不仅仅是一曲歌颂女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拓荒精神的赞歌,更是一部女主人公不懈追求完美和谐人格的成长记录。本论文将运用“双性同体”理论分析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探讨女主人公伴随拓荒过程对自身女性身份的探索以及最终实现男性特质和女性特
解构劳伦斯式的男人和女人
作者: 李雪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男权   女权   劳伦斯   短篇小说  
描述: 作为19世纪才华横溢而最赋争议的英国作家戴卫·赫伯·劳伦斯,曾留给世人的印象主要是作品中对性爱的真实描写与大胆颂扬。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劳伦斯作品的真正内涵也被人们逐渐挖掘出来,事实上,他是一位敢于面对人生和探索人生的性情中人。同时,劳伦斯的作品也不再从简单意义上被看作色情小说,而是一部部饱含人生哲理寻找光明与真谛之书。作品的整个背景是以劳伦斯当时所处的时代——即与18世纪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以及作者自身成长环境有关。劳伦斯通过挖掘人的本性,即追寻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和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平衡
东方式的被动,西方式的主动:白流苏与简爱形象比较
作者: 李雪华   来源: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自流苏   简爱   女性  
描述: 白流苏与简爱是张爱玲和夏洛蒂在文学中塑造的比较丰满的两个新型女性形象。她们在生存困境中努力追求着理想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面对困难时都做出种种艰难的抗争。但是,作者文化体系的差别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文章通过对两部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阐释出东、西方女性在爱情观等方面的差异。
《荷马史诗》的女性观
作者: 李雪平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学   海伦   文学价值   女性崇拜   女性观   荷马史诗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男性  
描述: 荷马史诗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史诗塑造了很多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同时又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作为欧洲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雏形,对后世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注女性命运 展现人文情怀:从曹禺剧作中的悲剧形象看曹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运   人文情怀   曹禺  
描述: 曹禺先生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既有以侍萍、愫芳为代表的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传统型中国女性,也有以蘩漪和陈白露为代表的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异类女性形象,正是在这类女性形象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女性境遇的深切体验和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文情怀。
《生死场》:荒凉乡土中女性的暗夜与曙光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状态   女性意识   觉醒  
描述: 萧红以其对人生和人世间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在生死场中重墨描绘了女性东北乡土上载贫困、男权和时代风暴中挣扎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通过几个女性形象反映了乡土女性意识的朦胧觉醒。从《生死场》对女性形象的格外关注折射出萧红明显的女性意识。
是个性解放,还是生命的诉求?——对《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个性解放   生命诉求  
描述: 蘩漪是曹禺先生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最丰富、最复杂也最具光彩的一位.在对曹禺作品的众多研究中,蘩漪被认为是追求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的典型人物形象.本文试从曹禺先生的<雷雨·序>和蘩漪本人的言行入手,对蘩漪反抗行为的动机做一新的探讨.
一个女人的悲壮史诗
作者: 李雪松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意识   饥饿   女性主体意识   郭素娥  
描述: 路翎的名作<饥饿的郭素娥>塑造了一个勇敢悲壮的女性形象郭素娥.这一形象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不幸命运的反抗让读者震撼.作为一个女子,她是不幸的,她承载了太多的苦难,但作为一个有一定女性意识的女子,她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反抗确定难能可贵.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形象所蕴含的内涵和美学意义.
没有翅膀的天使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作家   传统化模式   军旅小说   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  
描述: 新时期军旅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存在一种传统化的模式,即:女性形象作为小说的“粉红色的装饰”和显现男性英雄的“镜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服务于男性主角;对表现完美女性形象的偏爱,即“天使的梦想”;以“贤妻良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伦理道德规定。
一样钟情,两样风景:《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娇红记》中女主人公形象比较
作者: 李雪枫   来源: 中华戏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女主人公   主人公形象   爱情悲剧   主要表现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   孟称舜   女性形象   必然胜利  
描述: 《娇红记》全名《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是明末孟称舜所著的一部传奇。《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前期所创作的一部具有喜剧风格的悲剧。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主要表现人文主义爱的理想,以及这种理想的必然胜利;孟称舜则通过申纯和王娇娘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