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民国时期褒扬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宁   来源: 民国档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褒扬文本   女性形象  
描述: 褒扬制度是中国历代沿用的一种统治方式,该制度以褒扬文本为载体表达统治阶层的意识导向并实现对民众的行为规训。女性作为中国历代社会的重要规训对象,在褒扬文本中亦占据相当份额。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运动勃兴,但褒扬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却未发生显著变化。
三言中女性形象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作者: 李宁   来源: 小说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三言中女性形象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民国时期褒扬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宁   来源: 民国档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褒扬文本   女性形象  
描述: 褒扬制度是中国历代沿用的一种统治方式,该制度以褒扬文本为载体表达统治阶层的意识导向并实现对民众的行为规训。女性作为中国历代社会的重要规训对象,在褒扬文本中亦占据相当份额。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运动勃兴,但褒扬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却未发生显著变化。
知识女性的形象魅力
作者: 李宁   来源: 公共关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关系   形象魅力   知识分子   知识女性  
描述: 知识女性的形象魅力
《丹尼尔·德隆达》女性人物塑造的文内互文研究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本   朱丽娅   其他人物   文本意义   乔治·艾略特   文本作者   人物塑造   著名理论家   解析研究  
描述: 文本是在与其他文本相关时才能确定自身位置,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亚文本或互文本。在这种理论的框架中,文本作者的重要性大大减小,作者的作用被减低为文本的相互游戏提供场所或空间 [1] 。在乔治·艾略特
女性主义视阈下薛涛与许兰雪轩之比较研究
作者: 李宁宁   来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许兰雪轩   比较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中唐时期的薛涛和朝鲜李朝时期的许兰雪轩是两位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她们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二者女性意识之共性主要体现在启蒙闺中的叛逆意识、追求平等的爱情观、忧国伤时的男儿气概和渴望自由的道家憧憬等方面。而二者的不同在诗歌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也十分明显。她们的人生抉择和诗歌创作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中女性形象的探析
作者: 李拉扬   李宁   来源: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   目的地女性化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旅游目的地门户网站作为旅游地的“窗口”,一直有意无意大量采用女性形象。女性形象的广泛消费现象是视觉文化与商业的共谋,其中目的地女性化策略得到了旅游地的刻意推崇。但从女性主义视角可以发现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和被凝视的地位,其话语权不能得到重视。
延安时期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比较研究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安时期英美女性文学共振差异  
描述: 比较研究延安时期的女性文学与同时期英美女性文学的共振和差异,可以丰富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的内涵和拓展其外延;同时,延安时期女性文学刚健、激昂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女性文学的私人化与封闭性,无疑为这一时期的世界女性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女性文学的进化:从《简·爱》,《丹尼尔·德隆达》到《占有》
作者: 李宁   薛媛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女性文学  
描述: 三部女性文学文本勾勒了女性从从属性的“他者”到独立的主体性的人的生成过程,也完成了女性从野兽(伯莎)—人蛇(格温德琳)—人(莫德)的进化历程,共同构成了一条女性抗争的历史长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