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晓敏】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我国最早的妇女报刊和女编辑
-
作者:
晓敏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我国最早的妇女报刊和女编辑
-
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
-
作者:
祖晓敏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桐城
清代
原因
女性文学
-
描述:
根据广泛搜集来的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史料,本文探讨了明末心学、婚姻和母教以及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女性文学兴盛的关系,认为心学、婚姻和母教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机会和条件.而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是女性文学创作得以积淀并传世的主要原因.
-
苏青:谋爱不成的退守
-
作者:
蒋晓敏
来源:
书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苏青
上海
道德
生存
写作
人生
男人
日常生活
女性
-
描述:
关于苏青,人们一度囿于张爱玲评价的“伟大的单纯”,多论述她“充满生活情趣的热闹人生的, 世俗而无所顾忌”的一面,而我却认为,苏青始终如一的关心女性的实际生存地位、自觉地从女性角度观照人生百态,更值得女性文学研究者们大书特书。
-
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
-
作者:
祖晓敏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桐城
清代
文学
女性
-
描述:
中国向称诗礼之邦,历史上的女性诗人出现的很早,且各代均有,但由于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一向对女性的文学创作采取蔑视的态度,加之印刷上的困难等原因,所以流传下来的女诗人和著作很少。这种情况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女性诗词创作的高潮。延至清代,女性诗词作家的数量较之前代可谓突飞猛进。安徽桐城女性文学的兴盛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揭开掩藏在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或是个性的因素,笔者在广泛搜集有关桐城女学史料的基础上,得出清代的桐城因其可观的女诗人数量以及创作的大量的诗词作品,从而在
-
身体叙事:新时期女性写作的特征与前景
-
作者:
唐晓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实用理性
身体叙事
消费文化
仿真
-
描述:
身体是自我存在之所,是自然之体和社会之因的结合体,也是文学叙事的要素之一。本文通过身体叙事从相对客观的视角,放眼整个新时期女性写作,审视女性身体叙事在整个新时期的变迁和特征。通过身体叙事的变迁看整个新时期女性书写的演变,再通过演变看文学身体的思想启示和文化嬗变。身体叙事是透视女性文学和身体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本文根据女性文学本身出现的新的症候和时代出现的新风尚,将新时期女性身体叙事划分为沉重的身体、飞翔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和现实的身体四个阶段。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发掘和探索新时期女性写作身体叙事区别于其他
-
百年沧桑:1830—1930年的美国黑人女性写作
-
作者:
张晓敏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黑人女作家
赫斯顿
自叙体小说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
描述: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承接了以往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批判的同时,又从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挖掘潜藏在黑人社会内部的性别歧视,是对整个黑人文学的完善,最大限度地追求着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平等。1.19世纪上半叶的自叙体书写奴隶自叙体文学如实记载了饱受苦难的黑奴经历,是美国黑人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最初尝试。《我们的尼格,或一位自由黑奴的生活经历》(1859)是哈丽特.E.威尔逊的自叙体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了一位名叫弗拉多的女奴的苦难经历,首次触及当时美国文学中的敏感问题:美国白人与黑人的通婚。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女作家是哈丽特.
-
批评话语视角下经典童话的性别研究
-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词汇层面
经典童话
句法层面
批评话语分析
-
描述:
本论文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安徒生的三个经典童话进行了分析,属于社会性别研究,旨在揭示其中性别表征的差异,以及暗含的性别偏见。 社会性别与语言领域的批评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以揭露语言中所暗含的性别歧视,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从而为实现男女平等做出贡献。这些研究否定了传统的男女权力关系,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社会权力的滥用、控制和不平等现象,两者具有共通点,因此,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可以用来为性别研究的目的服务。然而,对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做一下回顾,我们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空白。
-
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一个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解读
-
作者:
陈晓敏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全球化
女性学
本土经验
-
描述:
在女性主义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使鲜为人知女性学正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显学。在女性\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一批高校所开设的关于社会性别教育的课程对于推动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中国高校女性学课程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开设女性社会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解读和总结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对于开展和实施全
-
黑色声音的呐喊——解析《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纪颖
张晓敏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女性意识
《所罗门之歌》
两性和谐
-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处境、揭露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和对种族平等的渴望与抗争,而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探索美国黑人的整体命运,开创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新天地。《所罗门之歌》是一部有关黑人男子奶娃的成长史,化解两性之间的对立、找到处理种族问题的办法、恢复传统中的生命活力正是莫里森创作《所罗门之歌》的初衷。
-
进入性(性交)疼痛控制研究
-
作者:
查建中
王淑范
李颂霖
王晓敏
来源:
中国性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受性功能失常
性假条
身心运动
性重启
关联症状
性交疼痛
进入性
置换
流行症状学
-
描述:
目的:探讨女性学相关体系的形成,促进其为临床实践服务。方法:利用近20年来的临床经验以及相关的药学、药理学、药效学研究,借鉴世界上有关性与神经与大脑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的理念、方法,进行梳理、综合、调适。结果:传统医学(疾病医学)与性医学在"病"的判定上存在差异,两者分别以"生存"与"生存质量"为标准;进入性疼痛不能愉悦并不影响生存,因而不为传统医学正视,这是大量患者无处求医的根源;按传统医学模式对进入性疼痛治疗,难以进行实验室检验,并少有阳性发现,因而治疗也难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