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托莉·莫伊,陈旭,何成洲】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我不是女作家”:当今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理论
-
作者:
托莉·莫伊
陈旭
何成洲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J·L·奥斯汀
弗吉尼亚·伍尔夫
西蒙·德·波伏娃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在这里,我首先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为何女作家这个议题在1990年前后从女性主义理论日程上消失?为何我们现在又需要重新考虑这个议题?然后,就我不是女作家这一宣言,我着手对女作家这一议题进行新的分析。我会把这一宣言当作一个言语行为,并在西蒙.德.波伏娃理解的性别主义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揭示出此宣言是一种特定情形下的应激反应,这种情形即试图迫使女性作家遵从符合女性气质的规范,同时也揭示出波伏娃的理论阐明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的策略。最后,我指出了为何我们今天仍然希望女性进行写作的原因。
-
萧伯纳:西方女权运动的倡导者:评萧伯纳剧中"生命力"思想指导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何成洲
来源: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女主人公
倡导者
玩偶之家
超人
妇女
上帝
女性形象
生命力
易卜生
-
描述:
萧伯纳是英国文学史上仅次子莎士比亚的伟大剧作家。他是一位思想家、戏剧家,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社会改革主义者。著名的萧伯纳传记作者佛兰克·赫理斯在他的《萧伯纳传》中写道:如果你不懂一点萧伯纳的社会哲学,你就不能了
-
影响抑或互文性?——论《朱丽小姐》、《海达·高布乐》和《三姐妹》
-
作者:
何成洲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象征
“世纪末”
影响
颓废
-
描述:
本文认为影响研究与互文性理论在批评实践中可以互为补充。鉴于对《朱丽小姐》、《海达·高布乐》和《三姐妹》之间深层次的互文性研究不多 ,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三个剧中女主人公的颓废情绪及其相似的特征。尽管易卜生、斯特林堡和契诃夫并不属于颓废派 ,但他们笔下的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却包含了 19世纪末欧洲颓废派文学的某些特点。
-
晚明尊情思潮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例
-
作者:
陈旭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尊情思潮
晚明
女性主体意识
汤显祖
-
描述:
汤显祖是活跃于晚明文坛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牡丹亭》作为其一生最为得意的著作,反映了当时尊情思潮对于作品创作的影响,正是由于融注了尊情的思想,才使得整部戏剧凸显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这种正在觉醒着的女性意识,不仅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对后世作家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借鉴。本文将立足晚明社会的尊情思潮的角度,深刻解读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动,探究汤显祖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所蕴含着的作者的深刻思想内涵,以及这种思想的文化意蕴和社会价值。
-
从《了不起盖茨比》浅析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爱恨情绪
-
作者:
陈旭宏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 世纪美国小说家弗·司各待·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菲茨杰拉德对小说中主要的三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既爱又恨的矛盾情结,这与他的婚姻经历、自身双重性格和所处时代女性状况有关,这种矛盾情结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关 键词:菲茨杰拉德; 爱恨情结;双重性格 作者简介:陈旭宏(1975-),女,河南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
-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浅析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爱恨情结
-
作者:
陈旭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双重性格
爱恨情结
-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弗·司备待·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菲茨杰拉德对小说中主要的三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既爱又恨的矛盾情结,这与他的婚姻经历、自身双重性格和所处时代女性状况有关,这种矛盾情结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
-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浅析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爱恨情结
-
作者:
陈旭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双重性格
爱恨情结
-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小说家弗.司各待.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菲茨杰拉德对小说中主要的三位女性人物表现出既爱又恨的矛盾情结,这与他的婚姻经历、自身双重性格和所处时代女性状况有关,这种矛盾情结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
-
男神为你设计珠宝
-
作者:
陈旭
刘偌麟
来源:
芭莎珠宝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本
黛丽
沉重感
距离感
韩庚
挑战自我
工作间隙
真切体会
安妮
丁文
-
描述:
年初,千叶珠宝将一袭华贵珠宝加身的安妮·海瑟薇送入大众的视野,当女神的美艳还萦绕于心时,男神韩庚化身珠宝设计师又向我们款款走来,他用独特视角为我们解读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男神眼中的完美女性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又会为女性打造出什么样的魅力珠宝呢?本期BAZAAR Jewelry将带你了解韩庚
-
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美国新女性群像分析
-
作者:
陈旭芬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女性意识
文化融合
女性群像
-
描述:
亨利·詹姆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小说家、文体家和文艺评论家,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一位女士的画像》、《黛西·米勒》、《华盛顿广场》、《德莫福夫人》、《四次会见》、《国际风波》是他的早期的六部作品,它们中的女性形象非常鲜明,充分地体现出亨利·詹姆斯的女性意识。本论文就以这六部早期作品为文本基础,对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美国女性群像进行女性人物分析,来展示出詹姆斯笔下的美国女性这个特殊的群体独特的美国文化内涵,进而揭示詹姆斯提倡的欧美文化融合观念。论文第一章根据女性意识的定义,确定亨利·詹姆斯早期
-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三位女性的负面形象
-
作者:
陈旭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闪光点
负面形象
形成因素
女性
-
描述: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都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文学评论中,很少有评论家不涉及该作品的女性, 尤其是从黛西这一人物来研究此作品。其中对小说中女性的评价,贬多于褒。而且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三位女性的负面形象,此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主要从读者的角度,探讨小说中所刻画的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人物:黛西、乔丹和茉特尔的负面形象,分析造成她们负面形象的各种因素,指出她们的负面形象中有怒其不争的一面,又有哀其不幸之处,更有作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反叛社会对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