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想像、言说与信心
作者: 徐珊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女性经验   海派小说   城市文学   批评者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性   海派文化   独特的生命体验  
描述: 想像、言说与信心
娜拉:何处是归程
作者: 徐珊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娜拉:何处是归程
娜拉:何处是归程
作者: 徐珊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意识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娜拉:何处是归程
远看是神话,回头是现实:从女性意识的觉醒看丁玲和陈染
作者: 徐珊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女性世界   丁玲   陈染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远看是神话,回头是现实:从女性意识的觉醒看丁玲和陈染
私人生活--欲说还休的女性故事--论陈染的《私人生活》和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徐珊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谊   孤独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主义  
描述: 九十年代,陈染、林白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为创作出发点,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一个人的战争>里,从孤独意识、躯体觉醒、女性情谊等方面呈现女性自我,挖掘个人经验,讲述了女性丰富独特的私人生活,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
暑假(散文)
作者: 徐珊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眼泪   毕淑敏   父亲   广州   火车   空间   母亲   暑假   女性文学  
描述: 暑假不想回家,在广州呆惯了,不觉热,何况同寝室的人早走了,一人守着偌大的空间,独享博士的待遇,很觉惬意。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主体间性及“复合间性”构建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本间性   复合间性   主体间性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文学具有主体间性之内在属性。任何一种女性文学都潜藏着自我的意图与内涵,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叙述者的主体性或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应是女性文学中守护意识、图景(隐含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且,此种主体性经过修正并剔除了霸权,因而是一种主体间性。作品中隐含作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体性的无主体性状态,因此,女性隐含作者在女性文学中与女性人物、男性人物之间展开对话关系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现代女性文学引入主体间性的交融视域,将有利于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冲决一系自我囿限的二元对立藩篱。为今后更进一步比较研究
论20世纪末以来韩国电影的女性意识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化   韩国电影   矛盾化   女性意识   男性化  
描述: 20世纪末韩国社会经历了经济危机和女权运动的社会变革,传统家长制体系有所动摇,男女性别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动的社会背景下,20世纪末以来韩国电影通过典型女性人物的展现,反映出新的女性意识:矛盾化的女性意识、男性化的女性意识和资本化的女性意识,考察韩国女性意识的变化特点为重新理解与认识一直以来被歪曲的女性意识提供了契机,并且为当今韩国电影女性意识的主题变化提供了重新思考的踏板。
中韩现代女性文学比较研究现状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   现状   中国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韩国,对中韩现代女性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基本呈线性单一的研究模式;至21世纪初开始,中韩两国陆续出现一些对中韩女作家作品创作比较研究的论文。只有充分了解中韩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前期状况,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并发展今后的研究。
探析中韩女性文学对比研究
作者: 徐珊珊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论文   近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文学比较   中韩   现代文学   萧红   生死场   人间问题   姜敬爱  
描述: 一、引言在中国,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但是其终点在文学界有两种看法,大陆学界倾向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港台、海外学界倾向于延续至今。而韩国文学界将文学史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以1898年甲午战争为分界,甲午战争之前为韩国古典文学,1898年甲午战争到1916年为韩国近代文学,韩国现代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