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彼得·艾迪科勒,王晓,刘晓涛】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 条
-
两次访华后的反思
-
作者:
彼得·艾迪科勒
王晓
刘晓涛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政治精英
社会运动
非裔美国人
总统选举
少数族裔
“文化革命”
周家庄乡
反战运动
经济精英
-
描述:
美国“文化革命”的失败我出生于美国“文化革命”的年代。尽管从未严格定义为“文化革命”,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一系列质疑和挑战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运动。参与者包括少数族裔人口:非裔美国人、西裔美国人以及美国土著人等。他们上街游行,争取平等,呼吁消除种族歧视和贫穷。其中有一项反对父权体系的妇女运动,他们示威要求修正美国宪法平等权利提案。穷苦阶层的社会运动反对现行经济体制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反战运动抗议美国政府在东南亚的帝国主义军事冒险行动;有些国民抗议现行经济制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
-
“警民1+3”换得民心安
-
作者:
王晓
敬善
来源:
人民公安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工作模式
边防派出所
派出所民警
纠纷
调解组织
警民
责任区民警
妇女组织
治安案件
治安状况
-
描述:
“警民1+3”换得民心安
-
建设新农村延吉妇女显身手
-
作者:
王晓英
来源:
吉林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农家
延吉市
积极参与
社会主义
科技致富
新农村建设
农村妇女
经纪人队伍
妇女组织
利益表达
-
描述:
建设新农村延吉妇女显身手
-
乡镇妇联不是“隔热层”
-
作者:
王晓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娘家人
妇联组织
妇联干部
民主政治进程
农村妇女
隔热层
乡镇
农村劳动力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
描述:
乡镇妇联不是“隔热层”
-
“醉驾入刑”催生社会新现象
-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江阴日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醉驾入刑”催生社会新现象
-
当代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王晓英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多丽丝·莱辛
托尼·莫里森
文化身份
当代西方
国家图书奖
世界文坛
美国华裔
艾丽丝·沃克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当代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
论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
作者:
王晓芳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丁玲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丁玲笔下,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人物形象,不同于以前文学史上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显现出了"勇""傲""悲"的形象审美特征。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和形象审美特征的完美体现,离不开丁玲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她自身的女性人格魅力的影响。
-
“爱伊莎的面纱”:《海隅逐客》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王晓燕
公荣伟
来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想象
话语建构
二元对立
康拉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康拉德的《海隅逐客》以"爱伊莎的面纱"为象征和隐喻,提出了一种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殖民地女性进行了一种身体想象和话语建构,探讨了作为"面纱"象征的伊斯兰宗教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伊斯兰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冲突和对立,以及这种二元对立在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中的体现。
-
王蒙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形象解读——以“在伊犁”系列小说为例证
-
作者:
王晓隽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维族底层女性
“在伊犁”系列小说
形象解读
-
描述:
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有受过教育的小学教员、粮站出纳、继承父母遗产的小有积蓄者、自食其力的底层农民等,她们大都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但面对婚姻,她们仍然难以挣脱世俗观念的束缚,面对命运,她们虽竭尽全力却仍难以自控;由于处在经济基础的弱势地位,她们的人生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维族底层女性要想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经济独立和平等自尊以及思想解放是必由之路。“在伊犁”系列小说用感人至深的笔触表述了对维族底层女性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
论祥林嫂与曹七巧的女性形象对比
-
作者:
王晓晨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父权
祥林嫂
母性
-
描述:
同样具有母亲的形象,祥林嫂和曹七巧却有着不一样的母性。祥林嫂身上散发出人类最原始的母性,是人们歌颂和赞扬的善良的母亲;而曹七巧暴露出的是一个父权化身的母亲,她带着母性中负面的“恶”的因素。她们都是牺牲在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下的女性形象。从“五四”时期到四十年代,母性的叙述视角发生了明显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