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搜索到相关结果 208 条
-
女性主体意识与母性特征失衡:对当前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
作者:
张帆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特征
女性主体意识
失衡
-
描述:
20世纪产生的女权主义对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直接影响到了影视传播中。在当前的影视传播中过于重视女性的主体意识而忽视了母性特征的凸现,所以我们呼唤社会的均衡发展,对母性特征的强调也应该是不可缺少的。
-
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女性边缘化隐喻
-
作者:
张欣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南方文学
隐喻
边缘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南方文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鼎盛期,其中边缘化南方淑女形象不乏其人。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田纳西·威廉姆斯戏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高度互文性表现在人物性征、生存空间以及话语空间的边缘化隐喻之中。对两者反差强烈的边缘化隐喻表征的互文性建构,有助于读者更深刻解读文本展现的美国南方淑女遭受的摧毁性冲击。
-
当代女性审美异化探析
-
作者:
张鸣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文化
女性审美
异化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审美出现向传统回归,而由于媒介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进入消费时代,这种女性审美观念的异化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文章以为,重建平等的性别审美观念,必须协调、平衡现实存在的各种冲突,建立平等的性别审美关系的媒介环境,对现代女性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
四十七士
-
作者:
张承志
来源:
天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电影
事件
张爱玲
日本人
义士
幕府
女性形象
歌舞伎
古典
忠臣
-
描述:
几乎在最初接触日本时,就听说了这个传说。但对我,它却一直语焉莫详。在观察四十七士的过程中,感受和道理,都不易说清。它本身蕴藏的“理”,已经艰涩。哪怕外国人和日本小孩一样,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喜欢讨论、渲染、琢磨它的每个细节,但他们并未讲清它主导的道理。中国人更是:一边觉得其中古典的理论似是而非,一边心情沉重,因为它和中国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日本追寻“四十七士”的轨迹,这事对于一个中国人,有一点像是阑入又类似升华的、说不清的滋味。以前,我始终也没有余裕———从正面观察或赏味日本的古典。谁知奢侈的夙愿
-
试析《裸者与死者》对女性的暴力性书写
-
作者:
张强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当代美国
诺曼·梅勒
死者
试析
极权主义
书写
优秀作品
暴力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驰骋文坛,笔耕不辍,写出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梅勒的诸多作品中,使他一夜成名的当属1948年发表的长篇巨著《裸者与死者》。出版的当年,《裸者与死者》的
-
《喜福会》中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塑
-
作者:
张岚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自发表以来好评如潮,给作者带来不少荣誉.我认为这部小说更多地呈现了美国对华人的东方主义和对对华人女性形象的重塑.在这里我着重探讨谭恩美在这部作品里对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
从《紫色》看美国黑人女性的觉醒历程
-
作者:
张淑菊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黑人女性
意识觉醒
-
描述:
在《紫色》中,艾利斯·沃克塑造了一个在性别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失去自我到自我意识觉醒,自强自立,从而掌握了自己命运的黑人新女性形象——西丽,她是美国黑人女性的代表。同时小说诠释了作者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
-
阅读与写作:塑造新女性的方式——以冯沅君创作为例
-
作者:
张莉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
冯沅君
爱情
现代妇女写作
新女性
-
描述:
女高师的经历为来自外省的冯沅君提供了宝贵的阅读与写作资源,在五四运动的热风里,她由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女青年成长为一位女作家。冯沅君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以文本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女学生形象,进而对一代新女性形象进行了宝贵的文学演绎。
-
《绝望的主妇》中女性困境的解读
-
作者:
张宏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困境
《绝望的主妇》
女性
-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挣扎在缺乏安全感与焦虑的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越来越多,媒体中传统的女性形象也必然被重塑。《绝望的主妇》把剧情设置在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聚集的紫藤街上,生活的是有着各种秘密和难题需要面对的家庭主妇。该剧正是通过为主角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展现出现实中女性生存的困境,揭示出现实生活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
解读韩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像
-
作者:
张瑞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角色颠覆
女性主义
“女性关怀”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流的涌动,已成为国际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中,以女性意识与视角和通过建立更接近女性情感体验的手法来拍摄的女性电影蔚为大观。它们折射出社会中各类女性的道德观念伦理精神,最终露出女性主义内核。从女性主义视角看,韩国电影分为几类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并有着个体特质,她们价值取向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嬗变,深刻挖掘此类电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