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男权秩序中挣扎的女性类型
作者: 贾浅浅   张晓倩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现实存在   女性价值   社会秩序   文化秩序   贾平凹   男权秩序   男性文本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贾平凹的探索历程中,女性这一社会群体是其不能回避的现实存在。研究女性在男权社会秩序中的现状,一方面要"内省"式的分析女作家的女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内涵,另一方面,女性在男性文本中的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女性隐喻刍议
作者: 谢世坚   张晓琳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奇隐喻   女性隐喻   日常隐喻   认知效果   概念隐喻   莎士比亚戏剧  
描述: 莎剧中存在女性是动物、女性是景物、女性是食物、女性是财产、女性是气味、女性是物品六种概念隐喻,且蕴含着超越常规的新奇隐喻。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存在着丰富的女性隐喻。与日常用语中的女性隐喻相比,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以性为本体的新奇隐喻是莎士比亚在日常语言基础上对女性隐喻的创造。莎剧中的女性形象既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载体,也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动力;而莎剧中的女性隐喻是莎士比亚丰富戏剧语言表达方式的手段,具有提升女性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更是对莎士比亚时期女性地位的认知的体现。
探究当代女性的生存意义——以池莉《生活秀》为例
作者: 王影   张晓琴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义   来双扬   生存方式   女性  
描述: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她的小说主要反应的是底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繁琐杂事,带有一种镜像式的描写,也可以说是生活"原生态"的表现。本文通过分析池莉小说《生活秀》中女主人公来双扬的女性形象,进而反映当代女性对于自我价值的寻求,进一步有力地凸显了女性的生存意义。像来双扬这样的当代女性,既传统又现代,她们的性格中具有冷静刚毅、务实耐劳、自立自强、注重实际的精神品质。她们能够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面对社会人生的种种艰辛磨难坦然视之,奋勇前进,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新时期文学对妇女解放主题的拓展
作者: 张晓明   胡志明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人生道路   存在价值   作家   妇女命运   妇女解放   新时期文学   主题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一“五四”以来,反映妇女命运探索妇女解放问题,是许多作家为之付诸心血的领域。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类作品呈现不同的色调,或凄凉哀婉,或欢快明朗;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或绝望地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渊,或欣喜地迎来光明的新生。但是,它们有一种稳定的思想倾向:离开社会的变革与解放,妇女自身解放的实现则是不可想象的.不是吗?当子君、陈白露、莎菲、曾树生这些青年女性踏入社会之初,何曾不怀有
海明威小说新女性人物研究解读
作者: 张晓芬   成登忠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人物的研究   海明威小说  
描述: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被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海明威一生经历坎坷,也获得过很多殊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银制勇敢勋章和铜星勋章,后来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立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小说不仅简洁、直接,也直接影响了美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在他的小说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对女性的描写,这也许和他的错综复杂的感情有直接的关系。在他的小说里我们很少看见装饰性的字眼,总是以简明的语句来表现新女性的完美、反叛、中性化的形象。本文通过海明威小说里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来展示新一代女性
继承与超越: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文学
作者: 张晓丽   王丹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超越   继承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女性文学先驱,多丽丝.莱辛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女性文学主要书写者,被公认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英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两者在文学创作理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本文试图从作家的主体性、女性人物自主性及女性文学审美视角等方面分析伍尔夫和莱辛文学创作的相似性,从而揭示出不同时代女性作家之间的延续性以及女性文学影响的承继关系。
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评估及对策研究
作者: 王鲁奎   张晓婷   来源: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检   健康状况   教职工  
描述: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保健工作。方法将济南某高校教职工(包括在职及离退休人员)2 196人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对其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对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高胆固醇血症(高T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TG血症)、脂肪肝、超质量、肥胖、甲状腺结节、高血压、糖尿病、肝囊肿及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别为34.5%,35.7%,24.4%,26.3%,30.5%,11.1%,26.2%,22.5%,15.4%,10.9%及5
巴基斯坦的妇女运动
作者:   ·哈森   张晓喻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快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巴基斯坦的妇女运动
英国女性文学传统视域下的战后英国女性小说
作者: 张晓丽   吴远青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继承   女性文学传统   现代主义   创新  
描述: 对于战后英国女性小说,评论界主要关注其实验性和后现代性,而忽略其传统性和继承性.通过对比二战前后英国主要女性作家及作品可知,战后英国女性小说创作进入辉煌时期是英国女性文学传统与时代结合的产物,而不是否定传统、奉行实验的结果.
黑色声音的呐喊——解析《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纪颖   张晓敏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女性意识   《所罗门之歌》   两性和谐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处境、揭露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和对种族平等的渴望与抗争,而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探索美国黑人的整体命运,开创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新天地。《所罗门之歌》是一部有关黑人男子奶娃的成长史,化解两性之间的对立、找到处理种族问题的办法、恢复传统中的生命活力正是莫里森创作《所罗门之歌》的初衷。
< 1 2 3 ...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