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张春】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难以走出性别樊篱的书写:小小说女作家创作群体的女性视野解读
-
作者:
张春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追求
小小说女作家
悲剧色彩
性别樊篱
女性视野
-
描述:
当代女性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成就令人瞩目,但她们大多集中于女性生活的书写和女性形象的塑造,显示其难以超越性别身份樊篱的局限,而在叙述与风格色彩上的悲剧趋向,也暗示着她们创作的张力有待加强。
-
曹禺的情感生活和他前期话剧创作
-
作者:
张春雨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期创作
曹禺
女性形象
情感生活
-
描述:
坎坷的经历赋予曹禺无穷的创作源泉与力量,本文试图从曹禺情感生活入手,通过剖析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物形象,探索作者情感生活对其前期创作的影响,揭示曹禺作品中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和他情感生活的关系。
-
梦醒的女人──再评娜拉
-
作者:
张春蕾
来源: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重新接受
双重载体
-
描述:
娜拉自1879年诞生以来,一直是外国文学评论中的热点人物。然而,中西方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基本是这一人物的现实意义,即把她当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并对此性格内涵作出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易卜生的原创作动机是塑造一个要求独立的妇女形象,而实际创作过程中,这一原动机却更多让位于理想主义的诗意激情,从而塑造出一个带有更多浪漫气息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创作动机和效果间的对立统一,这一形象也成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双重载体。
-
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张春英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诉求
张炜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张炜是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灵魂,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大潮冲击下和“全球化”过程中,张炜的创作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一组不可忽视的动人画卷,她们的悲欢歌哭是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张炜本着写一时代女性就是写这个时代的精神的目的,创作出众多温柔娴淑的美丽形象。在张炜看来,女性的温柔娴淑的特点越突出,她们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就越明显,而他自己也善于透过这种柔情脉脉的面纱来看待这个曾经血雨腥风的世界,期待可以使冷酷的历史因为女性的存在而具有一些温
-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性别认同及其传播实践研究
-
作者:
张春琳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
性别认同
传播实践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南京、上海两地的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试图探讨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性别认同及其多重传播实践,分析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性别意识的流变、性别角色的扮演,以及父权规范、大众媒介、城市交往等对其性别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性别认同的建构过程可以解读为一系列以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为主体,以大众传播、代际传播、人际传播等为内容,以抗争、协商、模仿、对话为表现形式的多层次、多角色、互动式的传播实践。具体而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通过阅听媒介内容形成女性形象的审美想象;她们在大众媒介影响下萌
-
心灵的寄托 精神的支撑:论许地山对妇女命运的宗教关怀
-
作者:
张春颖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两性平等
宗教关怀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许地山
人格独立
-
描述:
许地山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他本着为人生的理想,立足社会现实状况,借助宗教拯救灵魂之笔,利用传奇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一幅幅清新秀丽、格调独特的优秀作品,以唤醒和解救沉睡于苦难中的人类,尤其是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群众。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抒写女性命运多苦,以及她们是如何走出困境的。许地山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她们身上闪现了很多耀眼的光芒,包括外在形象的纯美、宗教信仰的虔诚和人格的独立,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同时,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本文力图以许地山作品中
-
中国女性主义译者先驱:论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张春燕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张爱玲
文学翻译
女性主义思想
-
描述:
由于政治原因,张爱玲曾被历史“有意地遗忘”。自从自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赞扬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999:398),中国台湾陆续开始有少数人对张爱玲进行研究,例如夏志清、水晶、林一亮。但是,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张爱玲才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也许是张爱玲的文学光环过于强大耀眼,以致她的翻译家身份被大家忽略了很多年。直到2005年出版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第一次把张爱玲写进中国文学翻译史,国内学者才逐渐开始把对张爱玲焦点转向其译者身份及其翻译作品。 其实,张爱玲是一位特
-
灰色人生:1980—2004年河南乡土小说中的农村女性
-
作者:
张春霄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女性形象
中原文化
-
描述:
河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自己的特征。长期农业文明积习下,乡土河南“尊家族而轻个人”的传统和“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中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于斯的农村女性,受传统文化心理影响极深,她们的生活状态暴露了河南农民卑微存活里所受的精神挤压。这种现状亦深深影响着在本土成长起来的河南作家,反映于文学,则是乡土书写在他们文学创作中的厚重分量。本文从民间地域角度,对河南乡土小说中的农村女性进行考察,通过农村女性“苦”、“古”、“土”的生存背景和现实生存遭际,来透视中原地域传统文化,及其对
-
女性“伊甸园”的失落与追寻:80年代以降都市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流变
-
作者:
张春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流变
-
描述: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文学也在漫长的沉寂之后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一时期,女作家如雨后春笋涌上文坛,其创作数量和创作质量都在惯以男性为主的文坛形成了当仁不让之势。因为自身的女性气质、女性情感,她们对世间百态发生了更为敏感多思的观察与体味,在新时期文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视野。这其中,一些女作家跻身于当代都市人群,以女性的视角和思维关注新时期都市的变革与发展,关注都市女性在不同时期独特的生活和内心境遇,从而形成了姹紫嫣红的都市题材女性小说园景,引起了文学界与社会
-
方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简论
-
作者:
张春艳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理想主义
方方
两性和谐
-
描述:
方方是当代文坛一位极活跃与个性的女作家。她对文学艺术有着分外的知觉与敏感,其小说作品在洋溢着理想主义光彩的同时,又对人生、人性进行着深刻的剖析与追问。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方方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析,以及语言技巧与悲剧内涵等形式方面的探讨。然而作为一位具“超性别”意识的女性作家,对方方小说所塑造的一系列圆润丰满的男性形象系列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正基于此,本论文尝试从整体的文化与文学思潮的大背景下分析影响、生成方方作品中的系列男性形象成长、成熟的轨迹。在研究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