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生角色的嬗变
-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角色
文学创作
中国
嬗变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现代女作家从社会派定的传统角色中挣脱出来,在文学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群像。从创作实际可以看出她们笔下的女性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发生了嬗变。冰心一类的作品中出现的是以温情主义为主的温婉、清澈、纯净的淑女;冯沅君、庐隐、丁玲等则从主情主义出发塑造了热烈、绝决、不妥协甚而载轨的叛女;张爱玲、苏青的作品则由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体验角度出发,努力勾勒出一群心理变态、扭曲的疯女。通过角色的嬗变,我们可以看出其间表现出的女作家关于女性、婚姻、恋爱观的变化,也可以窥见这些各有思想、追求的女作家的作品,不仅在总体上有不
-
生动真实的女性群体: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孙岩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明威
女性文学
-
描述:
欧内斯特 海明威(1899-1961),一九五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和旅居巴黎的格特鲁德 斯泰因、依兹拉 庞德、T·3·艾略特以及詹姆斯·乔伊斯一起在文学语言和风格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提倡简洁、紧凑、报道式的?
-
不幸婚姻下的吉特鲁德和七巧
-
作者:
孙凯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吉特鲁德
反叛意识
女性问题
劳伦斯
七巧
-
描述:
戴·赫·劳伦斯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张爱玲则是中国现代作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位。他们对于20世纪早期各自所属社会都有细致的观察,对于男女婚恋,尤其是女性心理都有独特的见解。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儿子和情人》与《金锁记》也都拥有大量的读者,但很少有人对两部小说中有着诸多共同点的女主人公吉特鲁德和七巧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注意到这两位女性都因为不幸婚姻而由天真浪漫的少女变成了变态的母亲,因而探讨造成这种转变的外因和内因,进而对比分析她们身上反映出来的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反叛意识。
作者首先
-
田汉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
-
作者:
孙旻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观
田汉
戏曲创作
戏曲
-
描述:
田汉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者,是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诗人和早期电影、音乐事业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田汉一生为人坦诚,才华横溢,至诚至善。他坚信“一诚可以救万恶”,痴迷艺术,不善政治,充满人格魅力。其作品具有真挚的爱国精神和率直的阳刚之气。从1913年至1967年,田汉创作的戏曲、戏剧、电影、诗歌、散文、文论等超过1000万字。其中《关汉卿》是他创作的高峰,也是他一生创作道路和性格的写照。 本文主要表观田汉对中国戏曲发展的贡献,侧重点是田汉的戏曲观和戏曲创作。 田汉的戏曲观
-
觉醒与共谋:谈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萌
来源:
“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中国传统男权中心文化是以牺牲女性权利和人格为代价的,男尊女卑成为一种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女为男用是封建伦理道德支配下女人的本质。她们无主体、无自我、无尊严、无话语权,这种强权重压注定了奴隶性和被动性是女人的一体两面。五四运动是社会转型、文化意识形态断裂与重
-
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
作者:
孙中欣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歧视
电视广告
性别文化
社会性别角色
公共领域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
性别研究
-
描述:
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 ,似乎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了。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说 :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介入妇女研究领域 ,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范畴来审视今天的大众传媒 ,便是这篇论文的缘起。一、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意义上对社会性别和大众传媒的相关理论理解 ,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国本土的传媒与社会性别互动状况。研究方法主要对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文献分析 ,并结合笔者对大众传媒的大量现实观察和分析。“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 ,已经日益成为女性
-
女性形象美的价值、形态和构成
-
作者:
孙静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
形态
形象美
价值
女性
-
描述:
女性形象美的价值、形态和构成
-
论关汉卿戏剧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波
来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窦娥形象
赵盼儿形象
戏剧
关汉卿
悲剧
谭记儿形象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关汉卿杂剧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多为女性,而且有悲剧有喜剧。但是无论悲剧还是喜剧,在其中的女性人物身上都闪烁着斗争与反抗精神的光辉。无论是冤屈感天动地的窦娥,还是勇敢机智的赵盼儿,美丽聪慧的谭记儿,全都寄寓了底层人民的理想,同时也鼓舞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反抗强暴,争取公理的斗志。
-
中英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女性意识的体现
-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都江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评论
作品
英国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以中西女性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受制于男权社会的相同文化境遇为切入点,指出中国和英国女性文学发展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女性文学在不同时期反映的主题虽不同,但始终没有偏离女性意识这一主题,中英女性文学在表现女性意识这一内容上表现出了相似性.
-
孤独之思与广博之爱——读张烨《生命路上的歌》
-
作者:
孙祖娟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人类之爱
最高境界
思想的一贯性
女诗人
真正的爱情
女性命运
人文情怀
创作理念
女性文学
-
描述:
孤独之思与广博之爱——读张烨《生命路上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