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孙】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8 条
-
《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孙俊秀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读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志人小说的《世说新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是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本文以《世说新语》中所描写的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着重解读她们身上所蕴含的独特女性观念。
-
男性“主体价值观念”演变中的女性形象——从五四到1990年代文学
-
作者:
孙淑奇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男性主体价值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1917年文学革命起,以西学东渐为背景开始的现代文学创作,随着男性主体价值观念的转变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叙事层面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各具象征含义和符号意义的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30年创作历程中,女性形象几乎都受到作家主体尤其是男性作家主体“眼光的过滤”,承担着“启蒙与救国”主题叙事功能。自1949年起至1980年代中期,被意识形态化和主体愿景化的女性形象仍然扮演着宏大叙事的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文主义精神困惑的1990年代到来,女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成为叙事的新焦点,就此,女性本体回归于叙事本文。
-
世俗的女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张爱玲小说
第一炉香
封建宗法
女性形象塑造
《倾城之恋》
《金锁记》
男女情爱
情感冲突
创作思想
-
描述:
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其女性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对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中所包含的意识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成原因等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大多有着相似的表现方式,在描写男女情爱以及所产生的情感冲突中描绘女性形象,表达女性意识。在封建宗法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他姓,一直是作为外在、附属、异姓而存在的,她
-
世俗的女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张爱玲作为一名作家,在文学史上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其女性形象塑造独具特色.对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中所包含的意识情感、价值追求和生成原因等等,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
《战国策》中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孙骥
来源:
管理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策》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战国策》主要是记录我国战国时期策士言论的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其中更多的是对一些策士形象的塑造;相对于策士,该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并不是很多,但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战国策》也有其独特的文学成就,是该书的特色之一.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战国策中的各种女性形象.
-
茅盾《蚀》三部曲中女性形象的保守型与解放型
-
作者:
孙湘婷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苦闷
痛楚
乐观
女性
-
描述:
茅盾《蚀》三部曲中着重描写了几位女性形象,它为新世纪的女性画廊增添了典型人物。保守型与解放型女性自古以来就是对立的,二者的性格特点和精神走向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苦闷求索的保守型女性和乐观解放的解放型女性身上都有着女性共有的时代之痛,也都展现出时代变革中女性的乐观与彷徨、求索与挣扎。
-
浅析《源氏物语》中以花为名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萱智
来源:
速读(上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
源氏物语
悲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源氏物语》的写作者紫式部因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思维特征,对“花”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如源氏正室夫人葵姬、源氏情人夕颜等等许多女性形象都是以花为名的,同时也被作者赋予了相应的涵义,本文选择了代表上中下三种等级而又以花为名的三位女性——若紫、末摘花、夕颜,来分析其形象,阐明平安时代女性命运的身不由已和悲剧性.
-
李玉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
作者:
孙艳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导演
李玉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导演,李玉的电影作品关注当下社会女性的命运走向与情感诉求,为观者呈现命运多舛并饱受争议的女性形象,她被媒体称为中国女导演中最有劲儿的导演,其拍摄方式常常是"恶狠狠"的。本文选取她近期拍摄的几部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解析其中的女性形象。
-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孙硕颖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宫崎骏
-
描述:
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宫崎骏在其动画长篇作品中,一直将目光投放在女孩和少女身上。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观察,可以发现,尽管仍然不能完全规避传统女性形象,但宫崎骏已经尽力在电影中颠覆一些传统的性别观点,塑造了一批独立、自主、坚强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对于我们如何在既有的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中改进两性关系,寻求女性自身的解放,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乱花渐欲迷人眼:英国17世纪诗歌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孙谨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尔顿
玄学派
柯尔律治
凯瑟琳
诗歌作品
《失乐园》
及时行乐
邓恩
形象分析
赫里克
-
描述:
17世纪是英国历史最动荡的时期。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镜像,但当现实社会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时,性别政治的较量在17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却似乎风平浪静。该时期诗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看似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凌驾于男性之上:诗人考利(Abraham Cowley)女友的"一滴泪至少够我生活二十年,温存地看一眼够我活五十个春秋;一句和蔼的话抵得上百年的盛筵;如果你对我表
<
1
2
3
...
7
8
9
...
101
102
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