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约翰·邓恩的女人观
作者: 李正栓   李云华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观   邓恩   女性形象  
描述: 邓恩在其诗歌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多情而善变,有的忠贞而坚定,有的完美而富有神性,而这些形象背后反映的是诗人对女人的观点。本文通过分析邓恩诗歌中几种典型女性形象来展现邓恩的女人观。在邓恩笔下女人大致可以分类为:水性杨花型、忠贞居家型、贵妇型、灵肉合一型以及神性与人性相结合型。
约翰·邓恩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
作者: 施盼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玄学派   “妖妇”   邓恩   “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玄学派大师约翰.邓恩的两首诗《别离辞:莫悲伤》和《歌:去抓住颗流星》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看来,男性长期居于社会的中心,而女性则成为遭受排斥和处于边缘的"他者",被塑造成主体属性缺失的"天使"或"妖妇",这其实是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歪曲。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学形象在性别意义上的虚假性,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性别冲突和性别歧视的历史、社会根源,并对诗作中被歪曲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为女性崛起提供精神动力。
约翰·邓恩诗中的沙文主义
作者: 李灵新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机制   形象   邓恩   地位   沙文主义  
描述: 约翰·邓恩作为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奠基人,以其夸张奇幻的比喻、绚丽多彩的意象、旁征博引的诡辩和丰富深邃的主题向世人展示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在颠覆彼特拉克诗歌传统的同时,邓恩坎坷的社会经历和谙熟的圣经文化使得父权制的文化给他的诗歌留下了沙文主义的烙印。本文以邓恩的爱情诗为研究对象,以邓恩对女性的态度及其作品中所隐含的男权思想为基础,展开对邓恩诗中沙文主义的研究。身处于父权社会,邓恩遵循父权文化的信条,并以此为基准塑造女性,他一反彼特拉克式神圣女性的传统写作套路,将女性形象现实化。在其沙文主义的影响下,作品
浅析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立莉   刘建青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玄学派   性描写   圣母玛利亚   邓恩   拯救世界   性自由   爱情诗   反叛精神   文学环境  
描述: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主要以其爱情诗而著称,他的爱情诗写作技巧奇异,表达思想独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作为爱情诗的主体,邓恩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值得关注,也备受争议。本文通过对邓恩爱情诗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不管是忠贞与善变、神圣与世俗、传统与现代,还是高贵与卑微的女性,都可以在邓恩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中找到相应的根源,这也使他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正因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英国17世纪诗歌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孙谨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尔顿   玄学派   柯尔律治   凯瑟琳   诗歌作品   《失乐园》   及时行乐   邓恩   形象分析   赫里克  
描述: 17世纪是英国历史最动荡的时期。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镜像,但当现实社会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时,性别政治的较量在17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却似乎风平浪静。该时期诗歌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看似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凌驾于男性之上:诗人考利(Abraham Cowley)女友的"一滴泪至少够我生活二十年,温存地看一眼够我活五十个春秋;一句和蔼的话抵得上百年的盛筵;如果你对我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