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的悲剧——康妮和菊豆比较
作者: 孙颖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人物   悲剧   小说  
描述: 文章从灵与肉的分离、绝望的反抗、文化的隐喻三个层次,把康妮和菊豆两个悲剧女性形象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对她们的命运进行探讨,认为她们的悲剧是文化酿造的苦果
解读达吉亚娜的形象——重读《叶甫盖尼·奥涅金》
作者: 孙金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吉亚娜   性别文化内涵   忧郁   奥涅金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的“忧郁”的不同表现、性质的比较,分析了 这两个人物所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达吉亚娜这个男权 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Aesthetics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
作者: 孙毓德   来源: 语文与国际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呈现   崇拜女性   灵肉分立   灵肉合一   文化心理   女性美学  
描述: 該研究自東西方文明中,人類本性及愛情信仰的二個基礎根源,密切地衍生出中西方文化心理上各自相關的美觀念,並隨之影響到女性形象在各自文學的本體美學。在研究中我們將進一步探索:中西二大文化是如何呈現美學藝術及女人的靈肉合一。若女性美是深受文化環境的影響,那麼該二大文明以何方式表現女性美?又如何頌揚它呢? 女性在西方世界的各精神領域皆不缺席,諸如神化、哲學與宗教。此即意謂一個文明重視人類情感,並賜其一優越地位。此外,西方神話中的活潑綺麗的愛情,則有利於西方人的情感教育。因此,反觀中國神話中的女人,她們既不美麗,又
走向历史深处的呼唤:读袁生中人物画
作者: 孙和平   来源: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精神品质   水墨人物画   人的解放   劳动人民   劳动生活方式   职业画家   女性形象   形式美感   审美理想  
描述: 中国四川省诗书画院的职业画家袁生中,他的水墨人物画出入于中国当代画坛。他的墨路宽,且丰富多变,特别倾力于挥洒对时代的感受和理解,追求和探索,让每一团是,每滴水都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时代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创造中,体现着艺术家崇高的使命感。揭示普通人的精神品质及其美学价值,这是袁生中在他的众多人物画中所着力追求的一个内涵层次,他前期作品主要描绘乡村人物生活,多视角、多层次刻划中国农民群体的质朴淳厚的人性。画家以恬淡,轻灵的笔墨,截取人物的瞬间神志和情趣,创造形神兼备的写意风格,表达自己所探求的致深意蕴和独特
张悦与你同行
作者: 孙现富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节奏   电视节目主持   观众来信   文化内涵   电视台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摄像机   知识女性   主持人形象  
描述: 张悦与你同行文/现富图/郑宏宇当我赶到中央电视台时,已超过了约定的采访时间,张悦正静静地坐在二楼的咖啡厅里等我。“我也刚到,最近市里经常堵车。”没等我解释,张悦微笑着说。其实她已在这里等我许久了,服务员小姐事后对我说。为了不让我尴尬她才撒了这个美丽...
《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比较谈
作者: 孙德廉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北地区   妇女解放运动   地主阶级   新时代   李香香   努力奋斗   革命斗争   漳河   中国共产党   女性形象  
描述: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写于1945年。作品以王贵与李香香这一对青年农民的爱情遭遇为线索,通过对他们斗争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农村阶级对立和地主阶级的凶恶本质,生动地展现了1930年前后陕北地区农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的历史画卷。揭示出人民群众只有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努力奋斗才能求得翻身解放的真理,并通过二人的结合指出了贫苦农民的爱情和幸福与革命斗争的统一性: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不是闹革命咱俩也结不了婚!革命救了你和我,革命救了咱
再读托尔斯泰
作者: 孙海玉   来源: 对外大传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安娜·卡列尼娜   皮带   列夫·托尔斯泰   火车站   西方各国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中短篇小说  
描述: 1910年,82岁的列夫·托尔斯泰默默地死在偏僻的阿斯塔堡火车站。他身上仍穿着一件素色半长袍子,腰间系一根皮带,两只手斜插在皮带上。这是他的经典形象,也是最后的形象。很快,列夫·托尔斯泰死于肺炎的消息成为西方各国报纸的头条新闻。当时,他已是全世界瞩目的伟大的作家。为他奠定声誉的自然是他的作品,尤其是
对《人生》中两个女性的思考
作者: 孙爱芳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加林   《人生》   婚姻道德   刘巧珍   下地狱   道德观念   爱情   值得赞美   姑娘   女性  
描述: 路遥同志在他的优秀中篇小说《人生》中塑造了两个不同道德观念的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这两个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引起读者的深思——什么样的女性值得赞美?作者通过这两个女性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即:提倡爱情的忠贞专一的共产主义道德。 刘巧珍是个对纯洁的爱情有着美好憧憬的农村姑娘。她外貌美、心灵美、行为更美。
《呼啸山庄》女性人物心理研究
作者: 孙雪峰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女性人物   心理研究  
描述: 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啸山庄》是一部备受争议的文学作品[4],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以及议论,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呼啸山庄》女性人物的心理研究来表达女作家艾米莉对于男女平等与妇女解放的向往和期盼,研究它独特的内涵和价值。
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理论对《时时刻刻》中女性人物心理的解读
作者: 孙旭阳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物心理   菲勒斯中心主义   《时时刻刻》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描述: 《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以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为主要线索而创作的小说,它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理论,分析三个女主人公的精神和心理,从她们的内心深处的压抑到解放自我的灵魂。她们都是父权制下压抑的产物,但是随着事情的变化,她们慢慢的意识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从而找回自己的灵魂。
< 1 2 3 ... 37 38 39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