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在荒原中寻找绿洲:对《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静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拓荒者   自然   和谐  
描述: 薇拉·凯瑟在其作品《啊,拓荒者!》中生动地塑造了一位与自然紧密结合而由此获得力量的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新颖的视角,围绕作品中自然、女性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个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分析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热爱自然、提倡女性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平等价值的生态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的楷模-从丁玲的女性形象系列谈起
作者: 王静   来源: 延安文艺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妇女解放的楷模-从丁玲的女性形象系列谈起
时代的重叠 祁志龙·杨卫对谈录
作者: 王静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时代   八十年代   形象   过去   圆明园   艺术家   乌托邦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祁志龙1962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1992年,至今生活、工作于北京;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台湾,汉雅轩; 1994年,“消费形象”——祁志龙的波普艺术,香港Schoeni画展; 1995年,“中国当代油画展: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布鲁塞尔女性形象,香港Schoeni画廊; 1996年,“大众样板”,北京,北京艺术博物馆;迈阿密艺术博览会,迈阿密,海滨会议中心;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Eleyen’s香港太古中心; 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展,
《伊豆的舞女》与川端康成的早期创作
作者: 王静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豆的舞女》   早期创作   日本   川端康成  
描述: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是亚洲地区继泰戈尔之后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卓越的感受,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他的早期作品,除了表现自己特有的孤儿情绪以外,着重描写了社会下层妇女的生活,以抒情散文般自由灵巧的艺术结构,塑造了一系列身世凄苦但却纯洁、美丽、善良的青年女性形象,弹奏了一曲曲对美的追求、对爱的呼唤的动人乐章,形成了且美且悲、因悲方美、因美方悲的独特艺术风格。《伊豆的舞女》是其早期创作的著名代表作品
《红线》中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
作者: 王静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女主人公   杂糅性  
描述: 在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作品《红线》中,女主人公鲁丝的文化身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杂糅性:她是位地道的澳大利亚女性,但非常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到中国与沈复灵相识后,受启于佛教转世轮回的思想,与沈一道成为《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转世,在今生续写了两人未了的爱恋。从杂糅性的概念、杂糅视角的特征,以及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启示来分析鲁丝的生存状态发现,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中澳文化的平等对话,而无所谓到底谁是主流秩序。
评《到灯塔去》中女性意识的发展
作者: 王静   来源: 民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优秀的表现其女性主义立场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中两个主要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莉莉·布里斯科的分析,探讨伍尔夫如何通过记录女性意识的发展来展示自己的女性主义.
评《到灯塔去》中女性意识的发展
作者: 王静   来源: 民风·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到灯塔去》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最优秀的表现其女性主义立场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中两个主要女性人物:拉姆齐夫人和莉莉·布里斯科的分析,探讨伍尔夫如何通过记录女性意识的发展来展示自己的女性主义。
浅析《太太万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静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独立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当下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大环境中,《太太万岁》作为一种类型的意义和价值,对我们有更为直接的启示和借鉴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影片中人物的形象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阐释,本文侧重于《太太万岁》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的分析。
试论印度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地位变化为例
作者: 王静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文学   宗教   女性  
描述: 自2012年德里黑公交轮奸案发生以来,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与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印度文学作品中选取不同时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由女性社会地位与宗教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印度宗教与印度文学的关系。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味”
作者: 王静   来源: 中学时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系氏族文化   《诗经》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时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权制社会的过渡时期,此时父系文化已成为主导文化。然而,由于文化具有传袭和继承的特点,以及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母系氏族文化依然残存,《诗经》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文化的痕迹,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热情奔放、勇敢坚强是她们的主导性格,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