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原,清,曹雪芹,高鄂】搜索到相关结果 29 条
-
浅析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的根源
-
作者:
高原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九世纪
英国女性文学
繁荣
-
描述: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史,有一个令人感到特别震惊的现象:那就是女性作家辈出,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女性文学繁荣。究其促成这一现象产生的时代因素,笔者认为应从政治、经济、及思想意识形态三方面进行探讨。
-
近十年中美评论视野中的莫里森小说《秀拉》
-
作者:
沙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美国
《秀拉》
中国
-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文学创作中注重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塑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鲜活的黑人女性形象。通过这些颠覆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莫里森把自己的笔锋直指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深刻而又细腻地展现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真正心声。莫里森修正了过去美国黑人文学偏重描写男性的倾向,开始从黑人妇女的视角来观照周围的世界,使黑人女性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得到真正的
-
一朵凄美的词坛奇葩: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原冰
来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探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清照的词作记录下了她跌宕曲折的一生,细腻委婉地抒写了其历经生活剧变而引发的多重心境,从而真实塑造了一位集几类女性形象于一身的凄美、传奇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这些不同时期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浓郁的审美价值以及一定的社会意义,值的探析。
-
古典回归与现代求索:李鸣的工笔仕女画创作
-
作者:
朱中原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工笔
魏晋南北朝
李鸣
现代
创作理论
仕女画
-
描述:
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仕女画创作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最早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壁画。早在战国、可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已有体态丰腴的妇女形象。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卷轴仕女画创作的肇始期,魏晋也是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复兴时期,追求“气韵生动”的人物画创作,表征着魏晋风度的一种审美意趣。
-
蔡畅关怀女干部轶事
-
作者:
罗平原
来源:
湘潮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蔡畅
国民党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部
女青年
培养
妇女界
妇女干部
女学员
-
描述:
从20世纪20年代起,蔡畅就是全国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者。解放后又担任全国妇联主席近30年,为党和国家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女干部。她光辉的一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和骄傲。
-
情感的失落:“剩女”与中国的现代性变迁
-
作者:
王清清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情感
甲女丁男
现代性
-
描述:
“剩女”一般是指现代都市里“条件比较好的”大龄单身女性。“剩女”现象的出现,典型地表征了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和变迁。原有“甲女丁男’’的解释是粗略的。我用五个原则提出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1.人口
-
荷塘月色 朱自清专集经典彩绘本
-
作者:
朱自清
来源:
同心出版社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散文
中国
现代
-
描述:
本书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阿河》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敢于反抗旧礼教的新女性形象;《白采》借叙述与白采生前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凄凉;《儿女》一扫前面的沉郁压抑气氛,满篇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朱自清先生为人父的大快乐与小烦恼;《白马湖》和《我所见的叶圣陶》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
-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 荷塘月色 专集经典彩绘本
-
作者:
朱自清
来源:
北京:同心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本书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阿河》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敢于反抗旧礼教的新女性形象;《白采》借叙述与白采生前交往的二三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处境的凄凉;《儿女》一扫前面的沉郁压抑气氛,满篇幽默,字里行间透露出朱自清先生为人父的大快乐与小烦恼;《白马湖》和《我所见的叶圣陶》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
-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
-
作者:
钟志清
来源: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犹太人
民族历史
文集
-
描述:
本书分鸟瞰、走近作家、奥兹的世界及问学与求真四个栏目,主要内容包括:古代希伯来文学与《希伯来圣经》;近现代希伯来女性文学传统;中国的犹太文学译介与研究等。
-
救赎之路
-
作者:
戴小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恶魔
玛格丽特
永恒女性
沃兰德
-
描述:
M·A·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20世纪俄罗斯的天才作家,他的创作充满神秘色彩与传奇性,其巨著《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以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代主义文学的高峰”和“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通过塑造永恒女性形象玛格丽特以及恶魔形象沃兰德对大师的拯救、对整个社会的救赎,表现了对社会历史环境剧变下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探索信仰缺失、精神危机出现时人类该如何走上救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