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犹太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把手指放在伤口上” 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
-
作者:
钟志清
来源: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犹太人
民族历史
文集
-
描述:
本书分鸟瞰、走近作家、奥兹的世界及问学与求真四个栏目,主要内容包括:古代希伯来文学与《希伯来圣经》;近现代希伯来女性文学传统;中国的犹太文学译介与研究等。
-
解读辛西娅·奥齐克《罗莎》中罗莎的精神创伤
-
作者:
胡煜
刘薇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辛西娅·奥齐克
《罗莎》
精神创伤
-
描述:
小说《罗莎》是美国作家辛西娅·奥齐克所创作的。在这部小说当中,奥齐克塑造了一个犹太女性形象罗莎,并且对罗莎的精神创伤进行多层次的塑造。罗莎的精神创伤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另一个方面是其长期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面,这些都共同导致了罗莎的心理扭曲和精神创伤。
-
内米洛夫斯基小说中的女性身份研究
-
作者:
王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犹太人
内米洛夫斯基
身份
女儿
母亲
困境
-
描述:
从17世纪至今,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战争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使得身份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尤其是用来考察移民、亚文化成员、边缘群体以及在全球化中发生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的身份认同等。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是出生在俄国生长在法国的犹太女作家,她以俄国十月革命、一战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论文从作家的特殊的身份入手,结合犹太民族的历史及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探究这些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论文分七部分对内米洛夫斯基的身份及其作品中的女性身份进行解读,
-
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艺术形象的另一面
-
作者:
颜学军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犹太人
基督徒
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
贝尔蒙特
莎士比亚
艺术形象
巴萨尼奥
男性世界
-
描述:
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娅艺术形象的另一面颜学军对于《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这个艺术形象,文学评论家津津乐道。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鲍西娅是莎士比亚创造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她淳朴,富于同情,有才智,自信,体现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资产阶级新女性。”①然而,鲍西娅...
-
我看以色列
-
作者:
曹素英
来源:
乡音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宗教场所
以色列国
大沙漠
农村居民家庭
自然环境
水资源匮乏
农业灌溉
耶路撒冷
妇女组织
-
描述:
了解。特征恶劣的自然环境。以色列国土的一半是山石地,一半是大沙漠,几乎全是寸草不长、树木难活的山岗、沙滩。以的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3。全国只有一个加利利淡水湖,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用水全部从这个湖提取。据推算十年后以就要进口淡水。动荡不安的社会政局。以色列国
-
以色列文学漫谈
-
作者:
徐新
来源:
译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精神风貌
表现手法
作家
希伯来文学
文学创作
《圣经》文学
犹太民族
女性文学
意识流手法
-
描述:
提到以色列文学,人们往往会不禁想起以色列,这片犹太民族故土,在两千年前孕育出的犹太民族文学:《圣经》文学。这一“世界上最幽邃神奇而富于魅力”、公认是人类古代文学巅峰的文学不仅是犹太民族的骄傲,也是该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一大贡献,历来受到各国人民的珍视。然而,由于犹太民族的特殊历史遭遇,犹太民族的文学(通称希伯来文学)在随后的近两千年时间内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