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略论清代女性文学史的分期及历史特征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活动   女性文学   文学理论  
描述: 清代各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发展都极具特色,这些特色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清代女性文学史。顺康雍是女性文学理论与活动范式的创建时期;乾嘉道是两类女性文学传统重构与女性诗学理论完善时期;咸同是闺秀诗史观念凸显时期;光宣是女性文学最后的辉煌和落幕时期。理清清代女性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从而使清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更深入,更理性化。
清代闺秀诗学观念论析
作者: 宋清秀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史特征   温柔敦厚   学以济诗   审美理想  
描述: 女作家及诗文集刊刻的数量表现了清代女性文学的繁荣程度,但真正使女性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的则是闺秀在其擅长的诗歌领域内创作优秀作品的同时,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性别诗学理论:尊崇温柔敦厚诗学传统的同时又把秀丽婉转的风格作为闺秀文学的审美理想;"风云月露"的闺情写作与沉郁顿挫"感时叙事"的诗史之作并存;"学以济诗"的诗学观念指导下的经史研读与诗词写作训练是女性文学成就取得的必要条件。闺秀对诗学理论的关注和建构,使女性文学具有了独立性和学术性,不仅丰富了文学批评史,也使其在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容低估的价值
汉越语性别歧视现象研究
作者: 阮氏清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除   性别歧视   对策   成因   越南语   避免  
描述: 性别歧视是社会问题,也是语言问题。近几十年来,语言里的性别歧视现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人们已意识到性别歧视对语言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只有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才能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才能使语言更加完美。研究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一个民族的语言,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助于促进语言及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制定语言规划和第二语言教学计划,同时对于促进男女平等,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学界对汉语中性别歧视现象比较关注,进行了不少研究,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也比较多见。但就对比研究而言,学者们往
村上春树的女性隐喻:以《木野》为文本
作者: 吕卫清   来源: 全球背景下的修辞与写作研究——2014年第三届国际修辞传播学研讨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村上春树在其短篇小说《木野》里以猫、蛇、柳树为喻体分别隐喻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离木野而去的妻子、雨夜勾引木野的女客以及引导木野打开心扉直面现实并学会宽恕的姨,由此我们可以勾勒出村上的女性观——像猫一样温顺而又"崇尚自由"的"残酷的"女性、像蛇一样集善恶于一身的女性以及像柳树一样佑护、引导自己走出迷乱的女性。这篇小说里既没有与生俱来的对女性的厌恶,也没有对女性一厢情愿的歌颂,没有了女人
严歌苓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浅论
作者: 胡清   宋丹丹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严歌苓小说   改编电视剧  
描述: 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是电视剧剧本创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跨媒介转换中,2009年以来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幸福来敲门》和《第九个寡妇》热播于各大卫视黄金剧场,且好评如潮。严歌苓注重"在普通人中寻找传奇,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遵循小说与电视剧题材的审美通约性,浑圆立体的女性形象则是其小说与改编电视剧永恒魅力所在;而她自觉地在小说中运用影视叙事元素是跨媒介转换成功的保证。
白先勇、苏童小说比较论
作者: 张昭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苏童   白先勇   小说  
描述: 在中国文学历史中,家族叙事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对没落家族回望的过程中,白先勇和苏童都用小说创作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两者对没落家族的关注、对女性的观照和对色彩的迷恋,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基于小说文本分析,探究两者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精神内涵的文章却并不多见。本文在对白先勇和苏童小说文本研读的基础上,从小说的家族主题、女性形象、色彩意象和艺术手法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对他们在重构家族、关注个人发展的探索之路上的重合与分歧进行了比较,并试图分析两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中所做的继承和发展。本论文除绪论
严歌苓小说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李清涛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作品   女性叙事   严歌苓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世界华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美华裔文学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且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纵观北美华裔文学的发展史,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到值得关注、引人深思的女性写作上。从最早的移民作家汤亭亭、谭恩美、到五六十年代留学美国的於梨华、聂华苓,再到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代表作家严歌苓、张翎,她们对女性世界的重新审视、对人性的深切关注,以及通过切身生命体验对移居海外的女性生存状态所进行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女性文学,同时引发了海内外学者的不断关注。新移民文学在北美华裔文学的发展史中
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向警予
作者: 《中华“双百”人物原创手绘文学丛书》委会   来源: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汉语   当代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维吾尔语   传记文学  
描述: 本书是《中华双百人物原创手绘文学丛书》之英雄模范人物系列之一。讲述为女革命家向警予投身革命、为理想牺牲的人生故事。
五四“爱美剧”中的“新女性”
作者: 周成华   姜丽清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瑞   中国现代话剧   社会问题剧   男性话语   新女性形象   田汉   五四启蒙   话剧运动   女性解放   易卜生  
描述: 在"爱美剧"运动中,第一次出现了男女合演——由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惟一的女学生吴瑞燕演陈大悲《英雄与美人》中的女主角,这是话剧运动在女性解放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令人称道的是,"爱美剧"中还塑造了许多"新女性"的形象,这些"新女性"既代表了五四启蒙文学的女性解放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五四启蒙文学对女性的遮蔽。一、刚刚觉醒的新女性受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影响,民众戏剧社的作家们也试图以"提
属于这个时代的叙事
作者: 杨念群   沈巍   梁亦清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不知道   历史叙事   叙述方法   学术论文   黄仁宇   我自己   一个女性   叙述方式   历史学界   文笔优美  
描述: 杨念群:需要更多样的历史叙述方法《东方历史评论》这次出了一辑杰出青年的合集,我看了下,里面唯一的女性就是沈巍。为什么就一个女性研究者呢?我不知道原因,但猜想肯定不是因为她是个美女(笑)。我看了她的作品之后,我猜测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文笔优美,写历史是用一种不太主流的叙事方式。这让我想到今天,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篇史学的作品,如果文笔好的话,就成了原罪。近百年来,历史学界所有的历史学叙述和研究书写都受到了社会科学严重的影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