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作者: 李秀清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多元文化身份”批评   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中心”批  
描述: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成果,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女性形象"批评、"女性中心"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多元文化身份"批评。在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在尊重差异与个性的基础上走向融合,不断完善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丰富文学批评的视域。
芸芸众生相 惓惓民族情──壮族女作家黄夏斯榕小说人物形象刍议
作者: 黄绍清   陈丽琴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作家   小说人物形象   小说创作   现实生活   民族文学   壮族   女性自我价值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芸芸众生相 惓惓民族情──壮族女作家黄夏斯榕小说人物形象刍议
坚守与超越——摭论新写实之后的池莉小说创作
作者: 李明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与火   池莉小说   《来来往往》   《看麦娘》   新写实小说   世俗精神   米兰·昆德拉   生存体验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描述: 坚守与超越——摭论新写实之后的池莉小说创作
《诗经·国风》爱情诗中的女性艺术形象
作者: 张宇清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中国文学   女性艺术形象   《诗经》   爱情诗   艺术魅力   女性形象   《国风》  
描述: 《诗经》开中国文学之滥觞,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拥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而其中《国风》部分尤为突出。爱情诗在《国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有四十五首,大约占《国风》总篇目的四分之一多。这些爱情诗中的感情或率真可人,或柔情绵长,或凄美婉约,而其中表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亦是纷呈多彩,各有各的况味。本文由此着手,试展现这些女性的对于爱情的态度和追求。
自尊背后的自卑
作者: 李梦清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平衡   自卑   简·爱  
描述: 《简·爱》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简·爱三十年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赞扬了主人公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精神;《简·爱》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对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追求和憧憬……论及《简·爱》时,人们的评论角度通常围绕在简·爱的叛逆上,把她看成一个传统观念的反抗者、争取独立自主的女强人。她那不甘受辱、敢于抗争、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引发了人们巨大的讨论与研究。而笔者认为简·爱最终的自尊背后隐藏着最初的自卑,本文主要从自尊和自卑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简·爱个性中的冲突,从而体现简·爱自尊又
对魏晋辞赋中神女-美女形象的文化审视
作者: 刘清华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女   美女   辞赋   文化审视  
描述: 魏晋文学中,对于"神女—美女"这类女性形象的认识和塑造,并未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正在觉醒的女性意识。魏晋时期无论是美艳的少女还是新寡的嫠妇,并非全是恪守礼教而甘作男性或艳羡或哀怜的对象,而常常能够大胆、主动地追求自由和爱情。当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意识已经随着汉魏之际的文化转型而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魏晋文学的"神女—美女"却一如既往地唱着昨天的歌,并千年不变地承传着古旧的文化心态。这种由男权文化所预设的"女性意识",借助着"美艳"的文本,在"怜香"、"悯孤"之心态的支撑下,流行几千年而很少遭遇文化意义上的审视与批
丁玲早期创作与“五四”时期女性文学
作者: 曹清华   来源: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种种精神依附的痕迹,她们大多自恋于自己的弱者地位,对于丑恶的现实不是勇敢地正视而是进行种种消极的逃避,不少人物形象成为一组情绪或者一种观念的化身。丁玲在“五四”时期的女性作家步入创作的沉寂期以后崛起于文坛。早期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追求自我独立人格,大胆直面人生的种种逆境,大胆的逼视自我的内心矛盾,充分展现了一代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而且丁玲擅长于女性形象复杂的心理冲突和错综的心理变化的描写,所写人物与五四时期女性文学比较显得丰富而独具个性。
以德育人 以情感人——开设现代女性形象设计课的体会
作者: 万梅清   谢云飞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   职业技术教育   公关文秘专业   现代女性形象设计课  
描述: 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的著名论断,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使各类教育增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全面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在多方面,但从课程这一块看即为德育课。今天教育所培养的人必须具有竞争力,而竞争力并不完全是指知识与技能,有时候甚至完全不是。学生如果缺乏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或
《型世言》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兼与“三言二拍”对比
作者: 徐英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型世言》   角色定位   女性形象   类型   对比研究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贞”、“孝”、“贤”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类型恰恰正是《型世言》的作者为世树型的依据。本文拟从《型世言》女性形象分类入手,具体研究女性形象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同时探究这种女性范型形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型世言》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在匡衡社会之风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压制了女性独立的个性和思想的解放,特别是将其与“三言二拍”进行比较之后,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作者主动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宣扬程朱理学,为世人树立女性道德楷模的创作意图。本文共分为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陈锐清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女性形象  
描述: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分别是中国和日本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它们都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成功塑造了许多美好而生动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寄予深刻的同情,是两部关注妇女命运的优秀
< 1 2 3 ... 17 18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