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原,清,曹雪芹,高鄂】搜索到相关结果 58 条
-
“徽商”家族剧的女性形象建构
-
作者:
郝驰原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徽商”家族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徽商”家族剧是以表现徽州商人的家族发展变化、家族间与家族成员间的矛盾斗争为主要内容,以徽商家族的发展史为主题,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徽州商人家族的兴衰或者不同家族间的恩怨纠葛来反映历史变迁和时代变幻的电视剧。本文分别从徽商家族剧女性形象的性格构成、女性形象的叙事功能和女性形象的创作困境三个方面探究新世纪以来“徽商”家族剧中的女性形象建构。论文第一章指出新世纪以来“徽商”家族剧中女性形象的性格构成。“徽商”家族剧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一些普泛性的特点如隐忍顺从和贤良淑德。除此之外,她们还有一些现代性质素如顽强坚毅和独
-
双重视野构成的复调文本:严歌苓小说论
-
作者:
程牧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严歌苓
复调小说
对话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中国大陆门户开放,一大批青年走出国门,到海外求学或打工。这股移民运动催生出了一批“新移民作家”,“新移民文学”这个概念由此而生。新移民作家往往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力求以平等对话而非一味仰慕的姿态面对西方异质文化。新移民作家群以女作家为主力军,而严歌苓是其中的佼佼者。对母国文化的回忆和反思、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质疑、对性别问题的关注,这三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它们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几组对话结构,使得小说具有了复调特征
-
近十年中美评论视野中的莫里森小说《秀拉》
-
作者:
沙原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美国
《秀拉》
中国
-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文学创作中注重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塑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鲜活的黑人女性形象。通过这些颠覆传统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莫里森把自己的笔锋直指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深刻而又细腻地展现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的真正心声。莫里森修正了过去美国黑人文学偏重描写男性的倾向,开始从黑人妇女的视角来观照周围的世界,使黑人女性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得到真正的
-
晚清女报与女性创作研究
-
作者:
牛牧原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女性创作
妇女报刊
-
描述:
晚清之际,女性的办报活动逐步出现高潮。以妇女报刊为平台,一大批女性精英开始走出家庭和地域的限制,以群体面貌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报刊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改变了女性作品的发表方式,亦促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现代知识女性群体在公共空间的集体亮相,推进了女性创作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在晚清的特殊语境下,女性的文学与思想也呈现出新旧交杂、依违于两者之间的复杂特质。本文以1898-1911年间的妇女报刊为研究对象,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报刊史、文学史、妇女史研究,分析妇女报刊与女性创作结合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探讨晚
-
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
-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视阈
纳博科夫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世界文坛中的一个传奇性人物。许多读者和批评家倾向于关注他作品中的形式、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但极少有人对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同时结合其他理论,如解构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原型批评、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等等,对纳博科夫的三部小说《玛丽》、《黑暗中的笑声》、《洛丽塔》展开分析,探究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以及女性形象建构中所反映的男性心理。第一章分析了少年男子的幻想---《玛丽》中母亲和情人的结合体。女主人公玛丽是真实和幻想的结合,女性与母性的结合,人性与
-
唐代艺术中女性形象的视觉呈现
-
作者:
原华丽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
唐代
身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唐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以静态的、可视的图像文本为基础,基本覆盖了初、盛、中、晚唐各个时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断代系统。唐代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以身体呈现为主要的视觉呈现方式,它既不同于西方绘画和雕塑中的女性裸体形象,也区别于中国古代艺术中除手和脸之外被层层包裹起来的女性身体形象,而是在西方裸体的基础上有所遮蔽,又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身体被层层包裹的基础上有所暴露。唐代艺术中女性形象的特殊性,一方面在于女性形象的呈现不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出现了与唐代之前或之后截然不同的局面,女性形象从政教内容走向世俗化的审美与
-
《一位贵妇的画像》中的三位女性受害者:从女性主义批评解读
-
作者:
原亚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亨利·詹姆斯
《一位贵妇的画像》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受害者
-
描述:
亨利·詹姆斯是卓越的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他被认为是19世纪后期美国三大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其他两位为马克·吐温和威廉·豪威尔斯。《一位贵妇的画像》发表于1881年,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
-
想象伪满洲国女性的方式:以《麒麟》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
陆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伪满洲国
《麒麟》杂志
女性
-
描述:
本论文是对《麒麟》杂志——伪满洲国时期刊出的准官方的文艺杂志——的个案研究。论文试图通过《麒麟》笔下塑造和展示的伪满洲国女性形象,揭示伪满洲国想象女性的方式,以及这种想象背后的真相和幻象。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麒麟》杂志概况以及目前学界在伪满洲国文化研究、女性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整理了《麒麟》杂志中“女性生活指南”、“时尚指导”等教育类栏目中的文章,在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不管是家庭主妇还是独身的都市女性,《麒麟》教育类文章中塑
-
女性爱情密码解读:亨利詹姆斯小说
-
作者:
田原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密码
詹姆斯
亨利·
女性
-
描述: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文体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在世界文学画廊里,他用笔书写、描绘了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女性形象。本论文主要着眼于他的四部小说,通过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爱情的发展历程的分析,解读美国上流社会的女性爱情密码。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讲他的创作生涯、文学成就、对亨利詹姆斯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本论文的写作意图。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鸽翼》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米丽的爱情密码:米丽对爱情是单纯幼稚的,她总有一种潜在的威胁,逃避现实,最终像鸽子一样飞走了。詹姆斯向读
-
女性:从缺场到在场—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和《金字塔》
-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主义
在场
女性主义
缺场
-
描述:
威廉·戈尔丁是二战后英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对人性恶的探讨而著称。这一主题也是历来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却罕有评论家从女性主义角度切入分析戈尔丁的作品。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并融合了部分解构主义,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等其他流派相关理论,在更为广阔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下对威廉·戈尔丁的两部小说《蝇王》和《金字塔》进行解读,分别探究女性在这两部小说中缺场和在场的状况。本文首先对威廉·戈尔丁的文学创作以及关于其作品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然后对《蝇王》和《金字塔》进行重点分析。在《蝇王》中,由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