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原,清,曹雪芹,高鄂】搜索到相关结果 325 条
-
男人话题(二题)
-
作者:
丁肃清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智深
超人
主持人
文章
钥匙
武艺
细腻
男人
女性文学
老虎
-
描述:
男人懒,懒得过分去细腻我的博客文章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女人走进家门之前,总是到了门口才哗哗啦啦掏钥匙。而男人不同,男人在走到门口之前,就早早地掏出钥匙握到了手里——执著。立刻就遭到了女性读者的反对。在此列举一二:
-
迈向重读之路——评林幸谦《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
-
作者:
古远清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历史地位
书评
林幸谦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这部重读张爱玲的著作,着重于从历史缝隙中找到这位民国“临水照花”女子在创作中对历史、女性的论述与传统男性论述的差别,以及她的论述与权力架构、历史文化范畴和性别意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方式的重读,对于我们认识张爱玲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及其与性别政治的关系,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
“妻性”文化:女性奴化人格的根源
-
作者:
姚智清
来源:
洛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妻性文化
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女性
奴化人格
-
描述:
“妻性”文化:女性奴化人格的根源
-
近百年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阎纯德著《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作者:
蔡清富
来源:
人物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近百年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阎纯德著《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
-
《印度之行》中女性人物的殖民主义意识解读
-
作者:
史丽娜
李昌银
原一川
来源:
昆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度
种族角度
福斯特
印度之行
殖民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印度之行》描写了英国殖民统治者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意识.小说透过阿黛尔、特尔顿夫人和穆尔夫人投射出英国殖民统治的三个阶段,她们分别代表冉冉升起的、如日中天的以及日渐西沉的英帝国殖民主义形象.通过三位女性人物还能发现三个阶段不同的殖民统治手段:第一阶段侧重于性别、种族和民族角度;第二阶段侧重于文化与话语角度;第三阶段则侧重于宗教角度.
-
邓小平同志对左江妇女运动的关怀-回忆左江妇女运动的片断
-
作者:
张明珠
李丹原
来源:
妇运史研究资料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邓小平同志对左江妇女运动的关怀-回忆左江妇女运动的片断
-
水田宗子的诗(组诗)
-
作者:
水田宗子
田原
毛乙馨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耶鲁大学
宗子
日本经济
无声之声
芭芭拉
花园里
作者简介
女性学
圣塔
时光荏苒
-
描述:
水田宗子的诗(组诗)
-
日本当代诗人诗选:水田宗子的诗(组诗)
-
作者:
水田宗子
田原
毛乙馨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耶鲁大学
宗子
日本经济
无声之声
芭芭拉
花园里
作者简介
女性学
圣塔
时光荏苒
-
描述:
6月2日下午,“中日诗歌朗诵会”在即将挂牌的“汉风文化方舟”举行.这是大连诗歌界首次与外国诗人同台亮相。“诗会”由日本域西国际大学、株式会社思潮社、大连市作家协会、大连海燕文学月刊社等单位共同举办。
-
两位“自由女神”对爱情的追逐:比较分析伊丽莎白与凯瑟琳的爱情命运
-
作者:
田苗苗
胡水清清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凯瑟琳
爱情命运
-
描述:
伊丽莎白和凯瑟琳是生活在18世纪末与19世纪前期的英国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和艾米莉·勃朗特所塑造的两位具有反抗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形象,她们都执着地追求平等的地位和自由的爱情,从她们面对爱情的态度
-
天使或妖魅: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谱系——前言
-
作者:
张清华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前言
谱系
女性形象
天使
-
描述:
在非洲草原上,一只母狮正以闪电般的速度扑向它的猎物。当它如此迅猛和强悍地扑向一只瞪羚的时候,丝毫也没有表现出一个“女性”的犹豫和怜悯、温柔和纤弱。相反,以一群嗷嗷待哺的乳狮的名义,它以生存者固有的勇气与力量同各种危险较量着。
<
1
2
3
...
23
24
25
...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