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思谦,郭力,杨珺】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笔谈——性别视角的综合性与双性主体间性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间性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
学术转型
笔谈
《河南大学学报》
文学文本
学术研讨会
-
描述:
主持人的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时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
-
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理论自觉
女性文学研究
言说主体
性别
-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走进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并很快取得了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研究专著,为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本文围绕着女性文学研究者理论自觉这一目标,以西方两次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为参照,结合我国女性生存经验与女性文本阅读经验,对其中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展开思考,提出了女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研究理路,并且从方法论的角度把女性文学研究中几个关键词“女性经验”、“性别”、“言说主体”放在现象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一些基本的辨析和界定,力求达到女性文学研究本体论、认识论
-
女人,女权主义,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血
人性
台湾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理论
人文主义思潮
家庭
女性文学
现代女作家
理性
-
描述:
我付出三年心血写就的《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于1993年底付梓出版。次年春天,带了几本我的“娜位”去美国做外婆,给女儿带孩子并料理六口之家的一日三餐,忙得不亦乐乎。“娜拉”们被我束之高阁,似乎渐渐被遗忘了。然而我知道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一个角落是留给她们
-
爱是什么?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文
中国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性别
-
描述:
爱是什么?
-
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
历史风云与个人命运——严歌苓本土题材小说《第九个寡妇》解读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观
个人本位
女性新历史小说
日常生活
-
描述:
<第九个寡妇>是一部优秀的"女性新历史小说",严歌苓从个体本位的历史观价值观对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反叛,并由此而获得当代文学难得的思想高度和批判锋芒.本文从叙事策略、大历史中一个并不渺小和雷同的"个人"、日常生活等方面,分析作品中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并指出个人本位的历史价值观念对当今女性文学的启示意义.
-
我们的文化源头——关于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兼论“性别之战”的莫须有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性别偏见
考古发现
男人和女人
科学技术
统治关系
伙伴关系
克里特
《圣杯与剑》
文化源头
-
描述:
“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波伏娃这句名言在觉醒的女性之间广为流传,也是女性文学批评的思想资源。波伏娃以她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否定了任何关于女人本质的先验论和生理决定论,分析了女人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她...
-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
-
性别视角的综合性与双性主体间性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压迫
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视角
主体间性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意义
女性文学研究
性别视角
文学文本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
爱是什么?──兼谈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两性之爱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洛姆
90年代
两性之爱
女性散文
今道友信
男人和女人
中国女性文学
哲学思考
蝌蚪
“爱”
-
描述:
这些年研究女性文学,遇到一个最难解答的问题,那便是爱。爱是什么?爱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感性的还是理性的?爱有没有意义?有没有成败之分真假之辨?你爱他或者他爱你,用什么来证明?或者说,区分爱的成功或是失败、真或者假的标准是什么?爱如果从人际关系上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