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影子中的自我:《红字》的镜像理论解读
作者: 刘健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建构中的他者   镜像理论   海丝特·白兰的重生   珠儿的新生  
描述: 19世纪的美国著名小说《红字》以其多义性和细致的心理描写著称于世,以往的评论视角多从作品的各类象征含义入手进行分析。在本文中,笔者以后现代理论中著名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其中两个重要女性人物,海丝特·白兰的重生与珠儿的新生,来探究这连个不朽的女性形象的内心成长。
浅析李渔拟话本小说的女性观
作者: 刘健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李渔   拟话本小说  
描述: 李渔在他的拟话本小说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他对于女性的认识,本文就将从这个角度加以阐述。
孤独抗争中的女性意义
作者: 刘健琳   来源: 文学界(人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指   女性形象   符号  
描述: 女性形象在柳永的羁旅词作中具有能指符号的意义.她们不论是想象中的佳人还是追忆中的旧欢,都以其美丽痴情而带给孤独寂寞行旅途中的柳永以安抚和慰藉,投射出柳永精神世界的困苦与矛盾;同时,也以其身处京城的特殊之处,诉说着柳永求取功名利禄的欲望和男性同盟缺失的遗憾.
论《玉台新咏》的女性书写
作者: 刘健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欲望   女性书写   《玉台新咏》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主要借鉴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在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下,男性诗人的思想、情感、精神状态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女性书写传统的原因及其意义。文章的第一部分,以文本分析为主,从女性的外貌、情感以及艳情诗作中的女性描写等入手,论证《玉台新咏》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表现男性生存状态、体现男性价值的意义,从而阐明现实女性在《玉台新咏》中的“缺席”。第二部分引入弗洛伊德、拉康等的精神分析理论及方法,主要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托,具体阐述了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意义。第三部分对南朝诗歌进行探研。诗论从先秦时代的“诗言
浅析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晓丽   刘健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   何家英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何家英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以表现出的纯净诗意之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塑造了一个具有东方诗意女性世界。他笔下的女性或清纯或恬静或婉约或伤感,既富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性气息。何家英的作品意境优雅、构图新颖,线条于简练之中见灵性,设色于朴素之中见华美。
诗人的情怀与画者的思索——浅析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王晓丽   刘健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家英   人物画   诗意   女性形象  
描述: 何家英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以表现出的纯净诗意之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塑造了一个具有东方诗意女性世界。他笔下的女性或清纯或恬静或婉约或伤感,既富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性气息。何家英的作品意境优雅、构图新颖,线条于简练之中见灵性,设色于朴素之中见华美。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审美观念开启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新篇章。
农村妇女走出贫困的新尝试
作者: 李素瑾   刘健芝   来源: 社会工作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服务   扶贫工作   研究中心   绝对贫困   妇女联合会   战略目标   真空包装机   消灭贫困   全体会员   妇女组织  
描述: 中国幅员广阔,至今仍有8000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妇女占有很大比例。妇女一般脱贫致富能力较弱,因此中国政府把消灭贫困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向绝对贫困宣战。要求帮助妇女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已成为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探讨和实践的重点。从1994年开始,江西省妇联(简称省妇联)和香港中国社会服务及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发展中心)偿试将扶贫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