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于晓楠,向沁,杨冬,曾晓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浅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于晓楠
向沁
杨冬
曾晓辉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人性
湘西
女性形象
-
描述:
沈从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湘西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对女性形象、女性命运有着深刻的认识。
-
解读《白鹿原》中田小娥的艺术形象
-
作者:
于晓楠
向沁
杨冬
曾晓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小娥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田小娥是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的一位悲剧女性形象。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勇敢地背叛了无爱的婚姻,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最终由于封建宗法制度的制约,她未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从中也让我们看到这位旧式女性身上闪烁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意识
-
作者:
于晓楠
吴天英
杨冬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意识
女性
-
描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一直处于受压制、受奴役的地位,压迫愈深,反抗愈强。《简·爱》是一部表现女性意识的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的女性形象。
-
图像隐喻与意识形态修辞―从20世纪50年代月份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谈起
-
作者:
杨冬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喻
月份牌
图像
新年画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术》杂志以及年画创作领域内针对月份牌年画有过一场讨论,这一讨论看似针对审美趣味,实际上体现了新旧两套视觉符号系统在隐喻意义上的对立。对月份牌年画的改造和规范,是新中国在构建其视觉表意系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探寻原始与民间艺术中的女性生殖崇拜
-
作者:
杨冬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系氏族社会
生殖繁衍
女性崇拜
生殖能力
民间艺术
神秘性
原始人
女性形象
生育
女性生殖崇拜
-
描述:
千万年以来,生育和生命起源的神秘性一直是自然神秘性的重要内容。这个深奥的自然之谜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测,在原始图腾所有的宗教文化中,最深刻最受人重视的自然属性就是生
-
浅析明清文人仕女画的感伤特点
-
作者:
杨冬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平衡
“美人香草”
仕女画
-
描述:
感伤的气氛,病态的形象是明清仕女画的重要特点,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画家借情感失意的女性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柔弱,病态的女性形象因境遇的相似能够获得中下层边缘文人画家的认同,并且补偿其被封建文化遏制和削减的男性阳刚之气
-
女性绘画中的母性意识
-
作者:
杨冬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体验
母性意识
悲剧性
母性视角
-
描述:
女性绘画作为艺术范畴的一部分,是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的生活及精神情感的,这也是它与男性绘画最根本的区别。在许多的女性绘画中有一种可辨的母性之爱和母性汁液流动的感觉。她们无论是表现生育繁衍、母爱,还是表现各种女性形象的题材,都无不体现出一种母性意识。艺术家正是通过女性特有的创作意识及形式,来传达包含孕育、生殖、母爱、牺牲、接纳、包容等多种成分的母性意识,本文从几个不同方面,几个不同国度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画家的作品为例,通过引言、原始艺术中的母性生殖崇拜、女性绘画中“母性意识”流露的必然性、母性意识所蕴涵的美学
-
在情爱的悬崖边:从安娜悲剧及安娜现象看弗郎西丝卡
-
作者:
于晓楠
刘月华
易小会
来源:
科技与生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任
弗郎西丝卡
安娜
爱情
-
描述: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女主角则在世世代代的文学家所讴歌的主题中承受着痛苦.综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者真是数不胜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如痴如醉的情感经历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悲切凄婉的爱情故事.同时,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中为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弗郎西丝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女子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世界.
-
女人的痛苦,女性主义的诉说:对丁玲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马藜
杨冬梅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诉说着女性精神上的痛苦、性的痛苦以及女性爱情婚姻的痛苦.作者以独立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女性痛苦状况的描述和痛苦根源的挖掘,唤起女性的觉醒,建构女性的文化,让社会更加关心女性这一特殊群体,从而使女性和男性达到共同的和谐.
-
站立起来的“夏娃”──浅析90年代女作家女性意识的高扬
-
作者:
杨冬红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性别秩序
女性意识
高扬
自我生命体验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是在一代又一代知识女性的不懈探索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到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已达到了完全自觉和成熟。本文从其解构传统男权审美规范、塑造女性作为“人”的形象和解构传统性别秩序,抒写女性自我生命体验两方面来深入阐释其女性意识的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