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色研究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湖南女子学院图...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
Open Menu
特色研究
返回上一级
论文
著作
报纸
期刊
研究专家
特色文献
返回上一级
女性人物传记
女性社会研究
妇女运动与组织研究
女性文学作品
特色资料库
返回上一级
图片
视频
信息查询
相关链接
返回上一级
湖南女子学院图书馆
中国知网
读秀知识平台
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
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首页>
根据【作者:
丁帆
】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13)
按栏目分组
特色研究
(8)
特色文献
(5)
按年份分组
2003
(2)
2001
(1)
1997
(1)
1996
(1)
1995
(4)
1994
(3)
1991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文艺争鸣
(1)
江苏社会科学
(1)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当代作家评论
(1)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
学术研究
(1)
雨花
(1)
小说评论
(1)
关键词
略论近年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一种“他塑”
作者:
丁帆
陈霖
来源:
学术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古华
主流文学
作家主体意识
女子
美趣
女性形象
张弦
“五四”新文学
《井》
描述:
我国新时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他塑”所呈现出的艺术选择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联系着社会深层文化精神的蜕变状况.新时期之初,张弦对存妮、周良蕙、傅玉洁、孟莲莲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创造,鲜明集中地显示出主体对“五四”新文学以来主流文学中形成的妇女解放主题的回归与承继,映现出创作主体的一种拯救的精神姿态.这种精神姿态随着作家主体意识中文化观念的自觉与强化,更加深刻地体现在叶蔚林的《五个女子与一根绳子》、古华的《贞女》、陆文夫的《井》等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描述之中.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两种文化冲突的加剧,
重塑“娜拉”:男性作家的期盼情怀,拯救姿态和文化困惑
作者:
丁帆
陈霖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以来
男性作家
“娜拉”
妇女解放
作家主体
文化困惑
乡村女性形象
文化意识
男性中心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在较为阔大的文学和文化背景上,从创造主体和创造对象两个方面,考察八十年代以来男性小说家创造的出走的乡村女性形象群落,探求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时代精神及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指出它在乡土小说史和妇女解放主题表现上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小说家们的男性中心文化心理造成的矛盾困惑及其对把握对象的负面影响,呼唤作家主体对更为博大的现代意识的求致和男性中心文化意识的超越。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
作者:
丁帆
齐红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
灵与肉的分离:现代文学中女性性爱悲剧的描述
作者:
丁帆
齐红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之爱
张爱玲
罗维娜
灵与肉的分离
现代文学
凌叔华
性意识
女性形象
性爱观
性爱意识
描述:
一、性爱,在长久的放逐之后在希腊神话与传说中,两性之爱的主宰是爱神厄洛斯。厄洛斯(Eros)的意译是“爱欲”.罗洛·梅解释说这意味着“爱神”必须是“爱”(情)与“性”(欲)的统一,一旦二者分离,两性之爱将失去活力,变得毫无激情,毫无“生命气息。”①可见,没有爱与欲、灵与肉的统一,就没有厄洛斯的成长,人类的两性之爱就是残缺不全的。但厄洛斯在世俗社会中却陷入了永恒的悲哀:爱(情)与欲(性)的冲突可谓是一种世界意义的文化现象,二者的不可调和性注定了尼洛斯的残缺,它一直无可奈何地停留在“长不大’划生命状态之中。人
<
1
>
Rss订阅
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