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萧观音的文学创作及影响
作者: 韩爽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特色   影响   萧观音   女性文学  
描述: 懿德皇后萧观音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家,留世作品15篇。她的创作体裁多样,从题材上看主要有三类,且风格各不相同,既真实鲜活地反映了辽朝的社会生活,也形象具体地折射着萧观音的人生际遇。其文学创作不仅印刻着契丹族的风情,而且显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造诣,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她将宫苑文学创作推到了最高峰的同时,也对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创作视角的开阔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读邓丽君:完美表象下千疮百孔的荒凉
作者: 韩松落   来源: 流行歌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时代   父亲   性格塑造   声音形象   出世   表象   日本   唱片   女性形象  
描述: 从丰盈走向枯寒,从横空出世到消耗殆尽,这或许是一个人在时间、命运的合谋下,必然要经历的溃败。唯一不同的是,她留下了一个光彩潋滟的神话,供人膜拜……
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
作者: 韩松落   来源: 读者(原创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农庄   马克·吐温   家禽家畜   日本媒体   纺线   饲养   古装   传奇   女性人物  
描述: 世界闻名的绘本画家,被日本媒体评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住在美国一座农庄里,穿着四处淘来的古装,种植作物,饲养家禽家畜,纺线织布,用柴火熬汤;活了94岁,跨越两个世纪。这是怎样的一位传奇女性?
塔莎奶奶: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
作者: 韩松落   来源: 润·文摘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Tasha·Tudor(塔莎·杜朵),一位生活在美国佛蒙特州乡间的老奶奶。她是美国著名的生活艺术家,被日本媒体评选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塔莎奶奶一生致力于儿童插画,共出版绘本作品二十多种,曾荣获美国专门颁发给持续贡献心力于优良儿童图书制作及推广的Regina Medal金牌奖,成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插画家。在她的画里,孩子们充满活力和野性,小动物们都聪明自得,画面色调和场景温暖动人。Tasha·Tudor于2008年6月18日长眠于世,享年92岁。 1915年——上一个世纪诗意尚存的年代,她出生在一个
矛盾与和谐—盖斯凯尔夫人与她的作品《玛丽巴顿》分析
作者: 韩萨日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盖斯凯尔   矛盾   爱与关怀   和谐  
描述: 虽然许多文学评论家已经分析了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玛丽巴顿》当中的阶级问题,妇女问题和伦理问题,相比较于《玛丽巴顿》的国外研究,在国内对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的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只是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作了简单介绍。有些书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解释《玛丽巴顿》,但未能探索到其深刻内涵。所以对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玛丽巴顿》进行一个透彻的研究,以找出她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从哲学理论当中的矛盾统一理论出发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代表作《玛丽巴顿》。通过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玛丽巴
无声的反叛: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磊   韩国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方   凯蒂   女性  
描述: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的著名作家,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喧哗与骚动》是一部蕴涵丰富的小说,是福克纳小说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女主人公凯蒂成长于美国南方父权制和清教妇道观的压迫与毒害下。通过其作品《喧嚣与骚动》中的凯蒂命运,福克纳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传统以及康普生家庭的冷漠无情是造成凯蒂悲剧的根源。
中国近代女性角色的重塑:来自《北洋画报》的记录
作者: 韩红星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近代女性   重构   《北洋画报》   消解  
描述: 近代中国,随着西风东渐的影响、新思想新风潮的传播,女性角色打破了"三从四德"礼教约束下的传统女性的角色属性,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到一种新的角色定位,完成了从传统中国妇女到现代女性的形象过渡与转变。民国画报是近代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借助于民国画报史料,我们从身体角色、社会角色、观念价值几个方面描述了近代中国女性角色消解与重塑的过程及面貌。
新女性、左翼电影与历史的幽灵
作者: 韩琛   马春花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新女性”   左翼电影  
描述: 新女性想象是左翼政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社会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并伴随左翼意识形态的历史性调整而发生变化。与左翼革命的兴衰起伏一样,左翼电影也塑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女性谱系:从反压抑的职业新女性到非性化的工农新女性,再从反潮流的革命新女性到失落的底层新女性,其女性想象在完成一个历史循环之后,又回到起点。左翼电影的新女性镜像是游荡于后革命中国的历史幽灵,构成了批判商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女性形象生产的文化资源。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从儒家思想和罗贯中的妇女观谈起
作者: 韩文彦   王美露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儒家思想   女性理想载体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具有儒家传统道德中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儒家所推崇的忠、孝、节、义的道德品质;女性形象作为男性作家的理想载体而存在;《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中体现出作者在受到儒家文化影响下而形成的男权主义妇女观。
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作者: 王思懿   韩国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女性的特殊的视角和女性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