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狄更斯,杨静远】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妇女运动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运动
平民女校
中国共产党
-
描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从解放一切被压迫人民的立场出发,自觉地将领导妇女争取解放视为己任,使中国妇女运动从此进入新的斗争阶段。
-
国共合作初期的妇女运动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
国共合作
-
描述:
国共合作初期,国共两党都建立了妇女运动领导机构并联合起来开展工作,女工及女学生运动不断兴起,特别是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在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的纷纷建立,使中国的妇女运动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
我看以色列
-
作者:
曹素英
来源:
乡音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宗教场所
以色列国
大沙漠
农村居民家庭
自然环境
水资源匮乏
农业灌溉
耶路撒冷
妇女组织
-
描述:
了解。特征恶劣的自然环境。以色列国土的一半是山石地,一半是大沙漠,几乎全是寸草不长、树木难活的山岗、沙滩。以的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3。全国只有一个加利利淡水湖,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用水全部从这个湖提取。据推算十年后以就要进口淡水。动荡不安的社会政局。以色列国
-
中国近代妇女参政运动
-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参政
参政权
中国近代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参政运动
辛亥革命时期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前夕
-
描述:
20世纪初,中国妇女运动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其原因在于:一是辛亥革命本身的作用;二是戊戌维新运动为妇女参政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三是受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妇女参政运动的影响。妇女运动的失败,一是辛亥革命本身的局限性;二是自身的弱点;三是缺乏集中统一的组织。虽然,却为后来的妇女参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浪漫诗人与情感化悲剧:郭沫若历史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之比较
-
作者:
封英锋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丰富
深刻
悲剧
情感化
抒情独白
刺激
-
描述:
郭沫若与莎士比亚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悲剧作品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最主要的就是情感化特征。其艺术魁力主要是通过悲剧情感的描写表现出来的,致力于挖掘与表现人物内在情感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刺激性。悲剧人物情感的丰富性表现为情绪色彩的多样性和情感内容的多层次性;悲剧情感的深刻性表现为它与历史精神的血脉相通;悲剧情感的刺激性主要通过设置夸张的抒情场面和描写人物精神失常或幻觉来强化。而情感化的戏剧语言则带有节奏性、夸张性、丰富性和哲理性的特征。上述特征主要表现在悲剧主人公和正面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往往借助于抒情诗人
-
内衣,最后的玫瑰
-
作者:
柴铁英
来源:
医学美学美容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
独特
内衣
性感
服装
新女性形象
灵感
玫瑰
活力
女性魅力
-
描述:
如今,内衣已不再是服装的附属品,有些设计名家以内衣为灵感设计出各种独特的时装,如Chantal Thomas,她的“内衣外穿”时装就是要创造出活力,性感,充满女性魅力的新女性形象。和外衣相比,内衣也许更加率性、自我一些,更能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
女性境遇的吟述与反抗──谈苏青的小说
-
作者:
康凤英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苏青
女性境遇
渴望光明
小说
-
描述: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本文论述了她的小说对女性不幸境遇的吟述,以及对这种境遇的反抗,旨在说明:苏青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女性文学反封建精神,她的小说是有价值的,她在中国现代文史上的地位是永存的!
-
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写作策略
-
作者:
邓素英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写作策略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论文以九十年代为背景,在对女性文学的名称、内涵界定后,从写作策略的角度切入,分别从重写女性形象和重建女性话语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女性文学在文化和叙事上的写作策略,表现女性文学对以父权制为主要标志的男权文化的反抗和抵制,从而试图建立两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的社会文化模式.
-
评《水浒》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谭桂英
周健
来源: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
塑造
女性形象
-
描述:
《水浒》中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女英雄,如顾大嫂、孙二娘和扈三娘;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文章分析了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认为前者严重失真,背离生活实际,缺乏个性,显得假大空;而后者却鲜明生动,有血有肉,达到性格化典型的高度。文章从艺术创作方法上探讨了两类妇女形象塑造成败的原因。
-
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及其意义
-
作者: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概念
社会性别制度
社会性别意识
性别文化
女性研究
女权主义
性别规范
性别视角
性别研究
性别角色
-
描述:
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