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弗吉尼亚·吴尔夫】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8 条
-
莎翁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陈志英
来源: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莎士比亚
看重看轻
歌颂批判
-
描述:
莎士比亚笔下的女性形象存在着有意义有规律性的差别。本文在寻觅、甄别这些差异时,论证了这些女性形象在“着色”方面、在所反映的文化精神方面以及在体现作者的褒贬态度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莎士比亚妇女观的矛盾,强调了莎士比亚的创作与思想由理想而现实之后,对妇女的态度由歌颂而批判、由看重而看轻的变化。
-
论唐前神女赋的流变
-
作者:
唐英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女赋
奔女
唐前
流变
神女
-
描述:
宋玉赋中的女性形象以《高唐赋》、《神女赋》为代表可分为奔女和神女两大系统。奔女赋快速消亡,奔女形象融入诗歌;神女赋则形成了系列。正统系列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分支系列以陶渊明的《闲情赋》为代表。唐前神女赋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轨迹,除时代风尚的变化、作者的个人特点等因素外,其以刻画女性形象为主体,追求人生信念和终极理想以及对因求而不得而感慨伤怀加以唯美表达的特质是起了主要作用的。
-
从三个女性形象反观瑞德的性格特征
-
作者:
黄毓英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塑造
女作家
角度
性格特征
个性化
艺术才能
《飘》
米切尔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三个女性形象反观瑞德的性格特征黄毓英(94级中文本科学员)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Milcheil)的《飘》(GoneWithTheWind)自1936年问世至今,可以说是横扫美国、风靡全球。虽然评论界对它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是本书的艺术...
-
论萧红笔下女性的生存悲剧
-
作者:
任玉英
来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悲剧
童年苦难
萧红
人性悲剧
女性
-
描述:
萧红作品中的诸多女性形象,在旧时代长大成人,从童年即受到男性霸权下的性别歧视,到成年后又遭遇了种种不幸命运,折射出现代女性充满磨难和苦痛的悲剧原因。
-
现代性法律中的阴和阳——以性别主义的视角
-
作者:
陈志英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现代性
平等
差异
-
描述:
作为人类性别构成的一半,女性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力量之一。没有女性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女性的存在状态,可以作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反映文明程度的标尺。同样的道理亦适用于法律,法律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法律地位来进行衡量。通过对法律塑造、假设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地位的考察,可以较为精确地勾勒出法律变迁的历程以及法律本身的性别特质。以现代性的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法律的性别分析,探讨问题症结及解决之道。
-
丁玲文本的审美解读与文化阐释
-
作者:
徐继英
来源:
管理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解读
女性形象
文化阐述
-
描述:
本文立足于文本解读,探究了丁玲创作中以美、爱、情为主要特征的审美理想,从自我生命真实的情感体验出发,以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写出了人性中共有的真、善、美。
-
《明暗》——夏目漱石创作的新突破
-
作者:
何乃英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者
女主人公
近代小说
明暗
夏目漱石
创作
长篇小说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新突破
-
描述:
众所周知,《明暗》是夏目漱石去世前所写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暗》是他创作的终点;然而,《明暗》又是漱石在创作上显示出重大突破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暗》又是他创作的起点。那么,《明暗》究竟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新突破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女性形象(特别是女主人公阿延)的成功塑造;二是小林这个新型人物的登场。
-
晚唐诗女性形象简论
-
作者:
黎光英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女
贵妇人
劳动妇女
晚唐诗
巾帼英雄
歌舞伎
弃妇
-
描述:
晚唐诗坛呈现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探讨 ,使人们了解到晚唐社会的概貌及妇女的生活状况。
-
九十年代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盛英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女作家
性别特征
王安忆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时代女性
-
描述:
90年代,对于大陆女作家而言,是她们推进女性文学迈向成熟、丰腴的关键年头。她们自觉地在女人首先是人的前提下,强化、鲜明自身性别特征,致使人的自觉和女性自觉得以更完善的结合与统一。然而,基于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抵梧,
-
夏目漱石与外国文学
-
作者:
何乃英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初期创作
外国文学影响
修养
三部曲
形象塑造
日本近代文学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外国文学作品
-
描述:
夏目漱石是一位善于向外国文学学习的日本作家。这不仅由于日本近代社会是对外开放型的社会,日本近代文学是对外开放型的文学;而且由于他本人自幼熟读汉文,具有较高的汉文修养;其后又以英文为专业,具有较高的英文修养。这些优越条件使他开阔了眼界,大量地阅读了外国文学作品,从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滋补了自己的创作。毫无疑问,这是他在文学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