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叛女》看封建家庭中女性的地位与命运
作者: 司娅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家庭   《叛女》   地位   命运   女性  
描述: 《叛女》是当代陇中女作家刑院生的一部长篇历史传记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描写了封建家庭中女性的种种遭遇与生存抗争,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婚姻、夫权对中国女性的压迫与奴役。
“美狄亚”,从希腊到俄罗斯之升华
作者: 曹雪英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狄亚   传统女性   现代女性   升华  
描述: 俄罗斯女作家乌利茨卡娅在《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中,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美狄亚,她兼具俄罗斯传统和民族精神,又保持对宗教的虔诚,同时继承了希腊美狄亚保护神的特性,较之希腊美狄亚、俄罗斯传统和现代女性形象,她在精神上实现了超越和升华.
托尔斯泰妇女观的转变
作者: 郭和英   来源: 文化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妇女观   转变  
描述: 托尔斯泰三个不同时期的经典女性形象的改变集中体现了作者妇女观的转变。托尔斯泰妇女观的转变与他内心长久的精神探索和思想矛盾相联,也与当时将瓦解崩溃的农奴制有关。资本主义在俄罗斯势如破竹般迅猛发展,遍及欧洲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潮也影响了俄罗斯,深深触动了伟大的托尔斯泰。从托尔斯泰早期保守的妇女观、托尔斯泰中期矛盾的妇女观、托尔斯泰晚年进步的妇女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托尔斯泰妇女观的转变。
剖析凯瑟琳《琥珀》中琥珀的女性意识
作者: 何申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理想   凯瑟琳   女性角色   温莎   一个女性   社会环境因素   历史背景   男权主义   乡村生活   士伯  
描述: 《琥珀》是美国作家凯瑟琳·温莎创作的,这部小说依托历史背景进行创作,非常生动地勾勒出当时女性所面对的问题,包括个人的意识问题、性格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这部小说当中,凯瑟琳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女性形象琥珀。琥珀这一角色处在于性格矛盾当中,她一方面有着非常勇敢、独立以及自信的性格,敢于追求自己的个人理想,不过另外一个方面,琥珀也是一个相对懦弱的女性,也表现出贪婪的心态。从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来看,琥珀这个女性角色表现出矛盾的人格,不过这种矛盾的人格实际
男性意识下的女性世界:解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 肖英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茨威格   女性世界   男性意识   陌生女人  
描述: 文章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审视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小说里爱情的批判、对小说里女性形象的批判以及对作家本人的批判,认为男性意识形态和男性权力话语对茨威格创作深有影响,其文本中仍然有较强男性意识形态的显现,其小说中的女性仍然生活在男性权力话语为其编织的囚笼中。
《飘》中的玫兰妮形象赏析
作者: 查志英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兰妮   女性形象  
描述: 《飘》中玫兰妮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她善良、宽容、勇敢,她把她的一切都献给了她的丈夫、孩子和家庭。但就是这样一位完美的女性,最终死于难产。从表面上看,玫兰妮因身体虚弱而死于难产,但是她的死在当时旧势力即将灭亡的时代似乎是必然的。
半个世纪来国外斯坦贝克女性主义研究现状述评
作者: 徐向英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约翰·斯坦贝克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激发了学术界对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女性形象阐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关注文本的不同、关注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斯坦贝克笔下女性形象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分歧,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也截然相反,有的认为斯坦贝克是一个男权至上主义作家、他缔造的是一个女性缺场的世界,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提倡男女平等的具有时代意识的男性作家。对过去半个世纪来国外斯坦贝克女性研究成果进行述评,能够为未来国内全面深入开展斯坦贝克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
艾丽斯·沃克名著《梅丽迪安》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作者: 郭玉英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民俗   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   《梅丽迪安》   黑人女性意识  
描述: 艾丽斯·沃克被称为"黑人妇女的辩护士",有着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从其作品中可窥见一斑。本文通过分析《梅丽迪安》中对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描述﹑独立﹑反叛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黑人民俗的自觉运用,揭示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
论《德伯家的苔丝》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作者: 屈赛英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苔丝   悲剧   根源  
描述: 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塑造的优秀女性形象。她纯朴、善良、美丽,却两度落入魔掌。最后不堪忍受的她用利剑刺入仇人的心脏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和尊严。她的悲剧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本文从多方面、多层次分析苔丝悲剧产生的根源及本质,以便更好地理解、领会哈代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
关于王安忆《长恨歌》的思考
作者: 朱秀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恨歌》   王琦瑶   女性主体地位  
描述: 《长恨歌》所塑造的主人公王琦瑶的强势与弱势形象集中体现于她与众女伴及男伴的关系之上,而这种形象的背后却同时指向于一个方面:即女性主体地位的缺失。由于主体地位的缺乏而导致作品对女性价值注定的误差。这样作为以塑造女性形象为核心的《长恨歌》缺失了最为重要的女性生命的尊严与独立。从而导致了《长恨歌》中"长恨"的消减。
< 1 2 3 ... 7 8 9 ... 51 52 53
Rss订阅